不同水稻品种在布隆迪的适应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开强

作者: 刘开强;陈雷;黄玉溢;高国庆;陈彩虹;高利军;潘英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布隆迪;水稻;产量;适应性

期刊名称: 南方农业学报

ISSN: 2095-1191

年卷期: 2020 年 02 期

页码: 283-29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水稻品种在布隆迪不同生态点的种植表现,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的水稻新品种,为我国水稻新品种、新技术在非洲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指导。【方法】采用多点鉴定的方式,以布隆迪水稻品种V18为对照,对我国7个水稻品种的生育期、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及抗病性等进行评价与鉴定。同时,利用布隆迪水稻品种V18和TOX,以当地传统大田种植方式为对照,进行不同栽培模式研究。【结果】在生育期方面,与对照V18相比,IMBO试验基地桂育7号、特优63、特优649、特优7571、特优831和新香占的生育期较短,MOSO试验基地桂丰2号、桂育7号、特优63、特优649、特优7571和特优831的生育期较短,两地均表现为多数参试品种比对照V18趋向于早熟。在产量方面,IMBO试验基地桂丰2号、桂育7号、特优63、特优649、特优7571、特优831和新香占的产量分别较对照V18增产18.97%、24.14%、25.86%、50.00%、31.03%、29.31%和24.14%;MOSO试验基地桂丰2号、桂育7号、特优649、特优7571、特优831和新香占的产量分别较对照V18增产37.04%、29.63%、14.81%、33.33%、33.33%和33.33%。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特优63、特优649和特优7571的综合抗病性较强。栽培模式试验结果表明,以实际产量为选择依据,插秧行间距20 cm×15 cm是较适合TOX品种的种植方式,插秧行间距20 cm×20 cm是较适宜V18品种的种植模式。【结论】综合产量、品质和抗病性等因素,筛选出适宜布隆迪种植的水稻品种特优649和特优7571。此外,采用适宜的栽培方式可有效提高布隆迪水稻产量。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中国不同水稻品种在布隆迪的生产比较研究. 刘开强,陈雷,黄玉溢,高利军,高国庆,潘英华. 2021

[2]布隆迪水稻生产与发展战略(英文). NDIKUMANA Mathieu,韦宇,李孝琼,郭嗣斌,黄玉溢,石达金,吕巨智,闫飞燕,陈彩虹,高国庆. 2015

[3]贵州省水稻区试稳产性与适应性分析. 李树杏,涂敏,黄贵民,金邦文,郭慧,甘雨. 2011

[4]应用AMMI模型分析水稻区域试验. 涂敏,黄贵民,甘雨,金帮文. 2010

[5]不同水稻品种(系)在贵州山区稻虾共生系统中的适应性研究. 唐会会,张习春,龙武华,雷月,闫志强,李祖军,朱速松. 2022

[6]贵州耐旱性水稻品种的筛选. 江学海,王丹英,罗德强,周维佳,彭菊. 2012

[7]布隆迪土壤基本类型性质及其改良利用. 陈桂芬,熊柳梅,黄雁飞,刘开强,邢颖,刘忠,黄玉溢. 2014

[8]我国玉米杂交种在布隆迪的筛选比较试验. NMODEST,石达金,程伟东,黄玉溢,高国庆,钟昌松,范继征,陈彩虹. 2011

[9]布隆迪土壤基本类型性质及其改良利用(英文). 陈桂芬,熊柳梅,黄雁飞,刘开强,邢颖,刘忠,黄玉溢. 2015

[10]布隆迪农作物良种繁育体系及推广模式. 黄玉溢,韦宇,李孝琼,陈颖,郭嗣斌,高国庆. 2015

[11]布隆迪农业发展现状(英文). 陈远孟,闫飞燕,黄如葵,梁天锋,高国庆,程伟东,陈彩虹. 2010

[12]杂交水稻新品种贵丰优785的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段正凤,吴宗桃,李福星,甘雨. 2017

[13]水稻品种节水抗旱适应性筛选研究. 方宝华,庞冰,李文忠. 2009

[14]泗稻15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陈春,余翔,赖上坤,王磊,陈卫军. 2017

[15]水稻对旱作环境的响应和适应性研究. 陶汉之,黄文江,张玉屏,胡焱,黄义德,方一平,蔡永萍. 2002

[16]上海崇明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比较研究. 孙小淋,周燕,盛海安,李林茹,周文宗,姚春霞. 2018

[17]世界水稻核心种质在荆州的适应性初探及高产种质资源筛选. 吕文恺,胡慧,欧小雪,杜斌,田雨,蔡星星,孙永建,杨隆维,邢丹英,徐建龙,邱先进. 2018

[18]糯稻良种农虎禾在贵州立体农业生态条件下适应性初探. 阮仁超,杨宗烺,陈龙,石邦志. 1992

[19]寒地水稻新品种'育龙7号'引种鉴定及适应性分析. 辛洪梅. 2021

[20]我国主要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类型的气候适应性. 卢兴桂,袁潜华,姚克敏,刘梅. 200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