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不同复种制度土壤肥力演变规律的定位监测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胡奉壁

作者: 胡祥托;李林;黄凤球;杨光立

作者机构: 华容县农业局土肥站;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复种方式;水旱轮作;土壤肥力;稻田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科学

ISSN: 1006-060X

年卷期: 2001 年 04 期

页码: 27-29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对稻田几种复种制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裸大麦 /春玉米—晚稻“两旱一水”复种制全年每公顷粮食总产达 16 42t,比对照绿肥—双季稻增产 39 8% ;裸大麦—双季稻“一旱两水”复种制每公顷粮食总产达 17 74t,比对照增产 5 1 0 % ;油菜—双季稻复种制在每公顷产油菜籽 1 5 6t的前提下 ,仍产粮食 14 0 3t,比对照增产 19 5 %。麦 /玉—稻和油—稻—稻复种制除速效磷(P2 O5 )略有提高外 ,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 (K2 O)均比对照略有降低 ;而裸大麦—双季稻复种制土壤肥力明显提高 ,这与采用秸秆还田有关。试验得出 ,稻田在多熟制条件下 ,必须增施有机肥 ,或采用作物秸秆还田 ,并根据不同作物的需肥量进行平衡施肥 ,才能达到高产高效、土壤永续利用的目的。

分类号: S158

  • 相关文献

[1]“豌豆-稻-稻”高产高效配套技术研究. 王德仁,卢婉芳,陈苇,杜志贵,金鸿,楼高天,陈询译. 1999

[2]稻田两种粮经型新复种方式. 王德仁,费槐林,金千瑜,应继峰,章秀福. 1992

[3]稻田引种旱作物及其复种轮作的研究. 费槐林,王德仁,应继锋,陈斌. 1989

[4]水旱轮作稻田旱作季种植不同作物对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张岳芳,郑建初,陈留根,朱普平,盛婧,王子臣. 2012

[5]太湖地区不同水旱轮作方式下稻季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研究. 张岳芳,周炜,陈留根,王子臣,朱普平,盛婧,郑建初. 2013

[6]轮作模式和氮肥处理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储量及其结构的影响. 周子榆,王孟佳,冯向前,覃金华,王爱冬,马横宇,褚光,刘元辉,徐春梅,章秀福,王丹英,郑希,陈松. 2024

[7]水旱轮作下长期免耕和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某些肥力性状的影响. 徐阳春,沈其荣,雷宝坤,储国良,王全洪. 2000

[8]秸秆还田量对水旱轮作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白建忠,陈泽,丁永锋,张珞,赵营. 2017

[9]水旱轮作与土壤肥力. 刘学军,张福锁. 1999

[10]施肥对水旱轮作作物产量、氮素吸收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赵营,王世荣,郭鑫年,梁锦秀,吴霞,周涛,任福聪. 2012

[11]稻田种植绿肥的增产效果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陈启德,汪沄滨,曾庆曦,刘志明. 1995

[12]绿肥与秸秆配合还田对江苏丘陵地区不同类型土壤肥力的短期影响. 蒋婧,肖旭,景金泉,黄莹. 2020

[13]施用生物炭6年后对稻田土壤酶活性及肥力的影响. 许云翔,何莉莉,刘玉学,吕豪豪,汪玉瑛,陈金媛,杨生茂. 2019

[14]不同免耕栽培模式对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黄绍民,韦广泼,陈伯伦,蒙炎成,李振经. 2007

[15]不同连作免耕稻田土壤肥力变化与综合评价. 黄绍民,韦广泼,陈伯伦,蒙炎成,苏天明,李振经. 2007

[16]稻田春玉米秸秆还田对晚稻和土壤肥力的效应. 周晓毛,李林,杨光立. 2003

[17]基于多元混合线性模型的稻田地力评估. 邹刚华,李勇,童成立,黄铁平. 2014

[18]不同耕作与施肥方式下白土的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量. 吴萍萍,王家嘉,李录久. 2014

[19]长期不同施肥对赤红壤稻田区肥力的影响. 谢如林,曾艳,周柳强,区惠平,朱晓晖,谭宏伟. 2016

[20]不同施肥结构对稻田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 徐玲,张杨珠,曾希柏,周卫军,周清,夏海螯.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