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红光对工夫红茶萎凋中鲜叶氨基酸和儿茶素组分含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黄藩

作者: 黄藩;陈琳;周小芬;叶阳;朱宏凯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红光;蓝光;萎凋;工夫红茶;氨基酸组分;儿茶素组分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5 年 05 期

页码: 509-515

摘要: 系统研究了不同光质(蓝光、红光和无光)对工夫红茶萎凋过程中氨基酸和儿茶素组分含量变化趋势及成品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萎凋时间的增加,鲜叶氨基酸含量除茶氨酸和天冬氨酸下降、谷氨酸先增加后下降外,氨基酸总量及其余组分均增加;红光处理天冬氨酸和茶氨酸降低程度最大,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赖氨酸、组氨酸增加明显,而丝氨酸、缬氨酸、苯基丙氨酸无光处理组增加明显,其余氨基酸在蓝光处理下增加明显。鲜叶中没食子儿茶素(GC)、表没食子儿茶素(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酯型儿茶素及总儿茶素含量随萎凋时间的增加而降低,但儿茶素(C)、没食子酸儿茶素没食子酸酯(GCG)、儿茶素没食子酸酯(CG)含量随萎凋时间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表儿茶素(EC)含量却随萎凋时间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红光处理的GC、EGC、EGCG、酯型儿茶素及儿茶素总量降低程度最大;与无光处理相比,红光和蓝光处理均能显著降低ECG的含量。同时,红光和蓝光萎凋处理的成品茶感官审评得分高于无光处理,且红光组香气因子得分高,蓝光组滋味因子得分高。由此可见,不同光质能影响鲜叶萎凋过程中儿茶素和氨基酸组分含量变化,并影响成品茶品质,红光萎凋品质最优。

分类号: TS272

  • 相关文献

[1]3种不同外形凤冈绿茶的儿茶素、氨基酸和香气组分. 王俊红,吴艳,朱永霞,吴小勇,李世合,刘晓霞. 2023

[2]不同外形凤冈红茶儿茶素、氨基酸和香气组分分析. 王俊红,周朝学,安涛,金祥生,简练双,刘晓霞. 2023

[3]补充不同光质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光合和前期产量的影响. 倪纪恒,陈学好,陈春宏,徐强. 2009

[4]LED光质对豌豆苗生长、光合色素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刘文科,杨其长,邱志平,赵姣姣. 2012

[5]葡萄叶片衰老过程中不同光质对其光合和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王海波,王帅,王孝娣,史祥宾,王志强,刘凤之. 2019

[6]LED光质对白术苗期生长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赵姣姣,杨其长,刘文科. 2013

[7]红蓝光促进陆地棉愈伤组织诱导和增殖. 李凯利,魏云晓,种智力,孟志刚,王远,梁成真,陈全家,张锐. 2024

[8]光质对蓝莓果实品质的影响. 裴嘉博,刘辉,钟林炳,骆慧枫,刘禹姗,阮若昕,张琛,陈丽,郗笃隽. 2025

[9]贵州工夫红茶不同萎凋时间对比研究. 申东,杨秀龙,黄恭清. 2013

[10]不同萎凋方式工夫红茶工艺与品质的比较. 陈键,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16

[11]萎凋叶含水量对四川中小叶群体种工夫红茶品质形成的影响. 杨娟,王杰,王奕,罗红玉,钟应富,邬秀宏,袁林颖. 2020

[12]基于单因素和响应面优化的工夫红茶单色光补偿萎凋品质分析. 何华锋,金雨青,褚飞洋,陈鹤立,陈琳,蒋金星,叶阳. 2018

[13]花香型工夫红茶的开发研究. 谭正初,银霞,粟本文,郑红发,赵熙,梁国强. 2012

[14]工夫红茶萎凋中温度对鲜叶失水率影响的预测模型. 黄藩,董春旺,高明珠,桂安辉,刘飞,叶阳,朱宏凯. 2014

[15]不同萎凋方式工夫红茶工艺与品质的比较. 陈键,王丽丽,杨军国,宋振硕,陈林. 2017

[16]制茶工艺对工夫红茶感官品质的影响研究. 钟应富,杨娟,罗红玉,张莹,袁林颖. 2015

[17]基于机器视觉的工夫红茶萎凋叶水分检测. 梁高震,胡斌,董春旺,江用文,罗昕. 2019

[18]贵州大树茶儿茶素组分及其品质分析. 段学艺,胡华健,朱强,王家伦,陈正武,何萍,高秀兵. 2013

[19]基于儿茶素组分的石阡苔茶茶树资源品质特性分析. 林开勤,魏杰,汪安然,刘声传,周富裕,梁思慧,曾令飞,鄢东海. 2023

[20]茶叶儿茶素组分HPLC测定中的提取方法研究. 吕海鹏,林智,谷记平,郭丽,谭俊峰.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