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水量和秸秆还田量对玉米根系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向午燕
作者: 向午燕;董智;王美文;蔡倩;冯晨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灌水量;秸秆还田;根系特性;产量;影响
期刊名称: 农业科技与装备
ISSN: 1674-1161
年卷期: 2023 年 001 期
页码: 4-5,8
摘要: 通过对玉米根系总根长、根表面积、平均根直径、根干重及玉米产量分析,以秸秆不还田为对照,研究两种灌水量3个秸秆还田量对玉米根系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和秸秆还田均利于玉米根系生长与产量形成,成熟期根系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干重随着秸秆还田量的增加而增长;350 mm灌水量处理下秸秆还田3 000 kg/hm~2,450 mm灌水量处理下秸秆还田6 000 kg/hm~2玉米产量优势明显。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种植方式对玉米根系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李伟堂,郑金玉,吴彦波,罗洋,郑洪兵,李瑞平,刘武仁. 2014
[2]轻型栽培和秸秆还田对水稻产量和根系特征的影响. 滕晓龙,邓伟明,孙毛毛,柳开楼,李亚贞. 2014
[3]秸秆还田对烟株生长发育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 李彦东,罗成刚,温亮,陈秀斋,武博,耿锐梅,刘勇,张教侠. 2011
[4]不同灌水量对免耕玉米土壤水分和产量的影响. 路战远,张向前,张德建,景振举,姚仲军,程玉臣,张建中,白海,王玉芬. 2012
[5]河西-熟制灌区玉米套甘蓝种植模式的水肥耦合效应. 胡新元. 2011
[6]河西一熟制灌区玉米套甘蓝种植模式的水肥耦合效应. 胡新元. 2011
[7]不同灌水量对膜下滴灌玉米产量的影响. 吐尔洪·玉山. 2016
[8]高密度栽培条件下灌水量对河西灌区玉米群体质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唐文雪,马忠明,连彩云. 2024
[9]出苗水对夏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张丽华,梁双波,董志强,姚艳荣,姚海坡,贾秀领. 2016
[10]细胞质雄性不育玉米的根系特性和氮效率研究. 李从锋,刘鹏,董树亭,张吉旺,王空军. 2008
[11]培土厚度对玉米根系特性的影响.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瑞平,李伟堂. 2011
[12]砂姜黑土区秸秆还田与肥料配施对夏玉米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文廷刚,王维新,杜小凤,顾大路,杨文飞,钱新民,吴雪芬,王伟中. 2015
[13]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还田对土壤养分特性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高日平,赵思华,高宇,韩云飞,任永峰,赵沛义. 2019
[14]秸秆还田对黄土风沙区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高日平,赵思华,刁生鹏,高宇,任永峰,赵沛义,袁伟,高学峰. 2019
[15]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对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解占军,柳赟博,韩瑛祚,王秀娟. 2021
[16]秸秆还田配合施肥措施对玉米产量及耕层土壤质量的影响. 葛选良,钱春荣,李梁,姜宇博,宫秀杰,吕国依. 2021
[17]内蒙古黄土高原秸秆还田对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状况及产量的影响. 刁生鹏,高日平,高宇,任永峰,赵沛义,袁伟,高学峰. 2019
[18]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栾天浩,刘云强,高阳,孙孟琪,王楠,梁烜赫,赵鑫,刘浩然,陈宝玉,王洪君. 2020
[19]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前移对玉米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高日平,赵沛义,韩云飞,刘小月,杜二小,高宇,任永峰,李焕春,张鹏,梁广荣. 2020
[20]秸秆还田与氮肥运筹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高日平,赵沛义,韩云飞,刘小月,高宇,杜二小,任永峰,李焕春,张鹏,梁广荣.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种植密度对辽单1211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刘洋;蔡广兴;张蕾;董智;董俊;苏建党;张晓鹏;侯志研
关键词:辽单1211玉米;种植密度;产量;农艺性状
-
以菌土覆盖法鉴定玉米品种对茎腐病抗性的研究
作者:王丽娟;董怀玉;董智;张明会;刘可杰;杨蕾
关键词:玉米;茎腐病;品种抗病性;菌土覆盖法;鉴定技术
-
不同施氮量下玉米花生间作不同玉米行对土地当量比和产量贡献的研究
作者:赵凤艳;张勇勇;冯晨;白伟;郑家明;蔡倩;张哲;杨宁;向午燕;孙占祥;冯良山
关键词:间作;氮肥;种间竞争;土地当量比;产量
-
播期与开沟深度对春玉米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向午燕;白伟;冯良山;蔡倩;张哲;孙占祥;冯晨
关键词:播期;开沟深度;水分利用效率;资源利用效率;产量
-
旱作农田土壤固碳研究进展
作者:邹逸淼;白伟;蔡倩;杜桂娟;李双异
关键词:旱作;保护性耕作;土壤有机碳;碳固定;耕作措施
-
不同灌水量和秸秆还田量对春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作者:向午燕;董智;冯晨;蔡倩;张哲;郑家明;白伟
关键词:春玉米;灌水量;秸秆还田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
-
不同耕作栽培模式对玉米主要病害的影响
作者:刘可杰;王丽娟;董智;刘晶;董怀玉
关键词:玉米;耕作栽培模式;秸秆还田;大斑病;茎腐病;穗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