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假臭草叶斑病菌分离及生物学特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杨叶

作者: 杨叶;张宇;王兰英;王萌;李超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假臭草;叶斑病;ITS;生物学特性

期刊名称: 热带农业科学

ISSN: 1009-2196

年卷期: 2012 年 32 卷 06 期

页码: 68-72

摘要: 从野外自然感病的假臭草中分离到一致病菌株J4B,经致病力测定、菌落形态、培养性状观察及rDNA ITS序列分析表明:J4B的致病力强,发病症状明显,菌落呈白色至黄色、绒毛状、边缘整齐,生长速率为0.98 mm/d,不产孢,ITS序列长622bp。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菌以连续黑暗培养对菌丝生长最好,最适温度为30℃,55℃30min菌丝死亡,最适pH值为6,最佳培养基为PDA和PSA培养基,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是半乳糖和硝酸钠。

分类号: S451

  • 相关文献

[1]明日叶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室内药效试验. 周洁,郭凤领,符家平,肖颖,徐绳武,吴金平. 2019

[2]杭白菊叶斑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方丽,周建松,缪悦啸,郭婷婷,谢昀烨,武军,王连平,王汉荣. 2021

[3]剑兰叶斑病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沈会芳,张景欣,杨祁云,蒲小明,孙大元,林壁润. 2021

[4]二月兰叶斑病病原甘蓝链格孢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春明,元维伟,张小杰,周天旺,郭成,金社林. 2020

[5]滇重楼稻曲拟盘多毛孢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 何翔,李翱,李楚,张庆,杨群辉,朱红业,陈齐斌,杨佩文. 2020

[6]鱼尾葵叶斑病病原菌的基础生物学特性. 郑肖兰,余贤美,吴伟怀,李锐,鄢小宁,韩佳宇,贺春萍. 2009

[7]油棕苗期叶斑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杨兴玉,谢昌平,李静,冯朝阳,曾宪海,田婉莹,沈会芳,覃新导. 2014

[8]海南省南繁区玉米链格孢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郑肖兰,赵爽,韩小雯,习金根,郑金龙,梁艳琼,吴伟怀,李锐,贺春萍,易克贤. 2018

[9]云南金荞麦叶斑病病原菌的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卢文洁,尹桂芳,隆文杰,李程鹏,孙道旺,王莉花. 2024

[10]大蒲葵叶斑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唐庆华,宋薇薇,余凤玉,朱辉,牛晓庆,韩超文,吴多扬,覃伟权. 2011

[11]绣球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陈慧杰,邓衍明,齐香玉,陈双双,冯景,韩勇,王华娣,秦紫艺. 2022

[12]苏丹草叶斑病平脐蠕孢菌的生物学特性. 蔡世嘉,顾洪如,沈益新. 2011

[13]石榴叶斑病球毛壳菌生长习性及杀菌剂筛选. 杨丽芬,朱心,周春香,杨建,雷恩,程加省,孔垂思,郭建伟. 2018

[14]海南三药槟榔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 李博勋,王延丽,谢昌平,时涛,黄贵修. 2014

[15]绿豆叶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刘昌燕,肖炎农,吴小微,李莉,陈宏伟,刘良军,万正煌. 2015

[16]蓝莓叶斑病病原菌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杨秀梅,王丽花,张艺萍,吴学尉,周旭红. 2022

[17]澳洲坚果叶斑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 柳凤,杨顺锦,詹儒林,赵艳龙. 2011

[18]藿香叶斑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李林玉,杨海艳,王馨,杨斌,董志渊,杨丽英,李绍平. 2013

[19]锯叶棕苗期叶斑病菌(Calonectria pteridis)生物学特性及其对11种杀菌剂的毒力反应. 郑丽,杨威,覃新导,田婉莹,李静,谢昌平. 2014

[20]云南万寿菊叶斑病病菌生物学特性及其抑菌药剂研究. 鲁海菊,徐聪梅,李河,田学军,郑肖兰.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