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F_1籽粒及植株中的遗传畸变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潘幸来

作者: 潘幸来;潘登魁;潘前颖;王永杰;史引红;张贵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HMW-GS;畸变;杂种坏死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02 年 22 卷 04 期

页码: 28-30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经4年2周期重复配组、多粒次的10%十二烷基磺酸钠凝胶电泳(SDS-PAGE)测定,证实了Pan555/郑891的杂种F1籽粒中10号(或)及9号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发生了畸变,且其F1植株亦都重现杂种坏死现象。测交表明Pan555带有杂种坏死基因Ne2,郑891带有杂种坏死基因Ne1,由郑891衍生的晋麦61号不带N61。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小麦F17籽粒及植株中的遗传畸变. 潘幸来,潘登魁. 2002

[2]小麦-簇毛麦新种质山农05078的鉴定(简报). 刘海燕,何方,王金平,西廷业,王洪刚,李兴锋. 2008

[3]Glu-A1和Glu-D1位点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共同缺失对弱筋小麦品质的影响. 武茹,张晓,高德荣,别同德,吴荣林. 2011

[4]导入燕麦DNA的普通小麦HMW-GS及品质性状分析. 董建力,刘萍,刘生祥,李红霞,惠红霞,李树华,许兴. 2009

[5]97份安徽省种植小麦品种HMW-GS组成及品质分析. 何贤芳,赵莉,都斌斌,马斐,吴子峰,郑文寅,汪建来. 2022

[6]HMW-GS指印法速测杂交小麦种子纯度的适用性. 许钢垣,武计萍,仇松英,逯腊虎,潘幸来,潘前颖,张贵云,谢三刚,史引红,潘登魁. 2000

[7]小麦Glu-B1位点1Bx14+1By18新亚基对材料的创制及其对加工质量的影响分析. 庞斌双,张学勇,王兰芬,郝晨阳,董玉琛. 2007

[8]小麦×玉米杂交双单倍体后代的HMW-GS组成和易位分析. 庞建周,王雪征,茜晓哲,王晨阳,陈淑萍. 2016

[9]不同硬度类型小麦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郭世华,侯国峰,白彩虹,刘丽,马庆,岳淑芳,王秀娟,廉博. 2006

[10]SDS-PAGE与分子标记相结合分析宁夏小麦HMW-GS组成与变化特点. 白升升,马丽,王晓龙,马棫灵,张晓科,陈东升. 2015

[11]不同育种阶段主栽品种麦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刘宁涛,邵立刚,王岩,李长辉,马勇,车京玉,高凤梅,张起昌. 2009

[12]小麦HMW-GS检测方法的优化及应用. 高正,王晓龙,张晓科,白升升,付晓洁,相吉山,穆培源,梁强. 2013

[13]一对HMW-GS近等基因系面粉品质、面团流变学和烘烤品质的研究. 张延滨,辛文利,肖志敏,祁适雨. 2000

[14]空心莲子草水浸提液对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雷波. 2013

[15]激光与~(60)Co-γ射线对当代花生的生物效应研究. 黄伯湛,李崇阳,冯洁贞. 1997

[16]农抗120对水稻纹枯病菌抗生活性试验. 朱昌雄,倪楚芳,谢德龄,季明东,蔡晓春. 1993

[17]基于穗粒分布图的玉米果穗表型性状参数计算方法. 杜建军,郭新宇,王传宇,肖伯祥. 2016

[18]南疆小麦品种(系)的HMW-GS组成及分布. 魏凌基,张改生,曹连莆,王瑞清. 2004

[19]小麦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功能标记研究进展. 温亮,龙小玲,周正富,雷振生. 2020

[20]小麦高分子质量谷蛋白亚基(HMW-GS)对面条感官质量的影响研究. 张影全,魏益民,张波,张晓科,刘锐.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