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单宁提取物与聚乙二醇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肖敏敏

作者: 肖敏敏;解彪;杨潇;杨玲;温贤将;程冰冰;毛昌发;赵广永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高粱单宁提取物;聚乙二醇;体外瘤胃发酵;营养物质消化率

期刊名称: 动物营养学报

ISSN: 1006-267X

年卷期: 2021 年 003 期

页码: 1576-15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本研究开展了3个试验,探讨了高粱单宁提取物(STE)与聚乙二醇(PEG)的协同作用对体外瘤胃发酵参数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用3头健康、体况相近的成年肉牛作为瘤胃液供体,以精粗比为40∶60(干物质基础)的混合料作为发酵基质,采用两步消化法模拟瘤胃发酵和真胃消化过程。试验1:分别向发酵基质中添加0、0.50%、1.00%和2.00%STE作为处理;试验2:在向发酵基质中添加1.50%STE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0.75%、1.50%、3.00%PEG作为处理;试验3:在发酵基质中分别进行不添加STE和PEG(对照)、瘤胃发酵阶段添加1.50%STE、瘤胃发酵阶段添加1.50%STE和3.00%PEG、瘤胃发酵阶段添加1.50%STE+真胃消化阶段添加3.00%PEG处理。在上述3个试验中,STE和PEG的添加量均以干物质为基础,每个处理均设置8个重复,另外设置3个空白。试验1结果显示:发酵基质中添加STE对培养液的pH没有显著影响(P>0.05)。随着STE添加量的增加,培养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和丁酸浓度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二次曲线变化(P<0.05),异丁酸、戊酸和异戊酸浓度均呈线性下降(P<0.05),体外干物质消化率(DMD)和粗蛋白质消化率(CPD)均呈线性和二次曲线下降(P<0.05),乙酸/丙酸及氨态氮(NH3-N)浓度没有显著变化(P>0.05)。试验2结果显示:在发酵基质中含有1.50%STE的条件下,随着PEG添加量的增加,培养液中TVFA、NH3-N浓度线性升高(P<0.05),乙酸浓度呈现先下降再升高的二次曲线变化(P<0.05)。添加PEG对培养液中丙酸、异丁酸浓度和乙酸/丙酸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丁酸浓度有显著影响(P<0.05)。添加PEG具有线性提高培养液中戊酸(P=0.088)和异戊酸(P=0.067)浓度以及体外CPD(P=0.089)的趋势,对体外DMD没有显著影响(P>0.05)。试验3结果显示:添加1.50%STE显著降低了体外DMD和CPD(P<0.05)。在瘤胃发酵阶段或者真胃消化阶段添加3.00%PEG均缓解了STE对体外CPD的抑制作用。由此得出,STE抑制碳水化合物在体外瘤胃中的发酵,降低VFA产量及体外DMD和CPD,而PEG能够缓解STE对体外瘤胃发酵及CPD的抑制作用。

分类号: S816

  • 相关文献

[1]高精料全混合日粮中产朊假丝酵母添加水平对体外瘤胃发酵特性和纤维降解的影响. 庞德公,杨红建,曹斌斌,武甜甜. 2014

[2]植物蜕皮甾酮对体外瘤胃发酵及甲烷产量的影响. 崔振亮,孟庆翔,李德勇,胡玉梅,周振明,任丽萍. 2014

[3]基于体外法评估稻草尾菜混贮饲料与精料的组合效应. 李闯,陈宁,张振斌,陈逸飞,于翔,王梦芝. 2022

[4]复合酶制剂对体外瘤胃发酵以及奶牛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 李艳玲,张云蛟,张民,姜成钢,刁其玉. 2012

[5]日粮添加甜菜糖蜜提高能量进食水平对新疆褐牛增重性能和瘤胃发酵的影响. 张娟利,莫放,姚刚,陈如龙,杨开伦,杨红建. 2021

[6]燕麦青干草营养成分分析及活体外瘤胃发酵参数测定. 桑丹,孙海洲,付晓峰,赵秀英,张海鹰,凌树礼,珊丹,任晓萍,马燕芬,马永梅. 2010

[7]复合酶制剂对瘤胃发酵及泌乳早期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 陈雅坤,王建平,卜登攀,刘宁,刘威. 2018

[8]外源性复合酶制剂对体外瘤胃发酵及奶牛产奶性能的影响. 李艳玲,张民,柴建民,刁其玉. 2015

[9]我国北方不同饲养模式下奶牛饲粮对体外瘤胃发酵特性的影响. 张婷,张佩华,陈宇光,周小乔,田瑶,刘士杰,张开展,卜登攀,WILLIAMP.Weiss. 2015

[10]聚乙二醇(PEG)渗透处理对老化油菜种子过氧化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张海旺,芦翠乔,吴丁,徐本美. 1989

[11]聚乙二醇(PEG)提高油菜种子活力的研究. 张海旺,卢翠乔,吴丁,杨延明,徐本美. 1988

[12]PEG预处理对青稞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姚晓华,吴昆仑. 2012

[13]不同温度和PEG处理对中华羊茅种子萌发的影响. 汪建军,麻安卫,汪治刚,蔡宇,旷宇,田沛. 2016

[14]聚乙二醇与十二烷基羟丙基磺基甜菜碱相互作用的介观动力学模拟. 陈果,郭昊,王青标,陈忠秀. 2012

[15]PEG引发紫花苜蓿和沙打旺种子的生理生态效应. 王彦荣,张建全,刘慧霞,胡小文. 2004

[16]相同浓度PEG对不同甜菜种子萌发的影响. 骆岩,张泽旭,王维成,吴则东,王茂芊. 2019

[17]温度和干旱胁迫对乌拉特肋脉野豌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伊风艳,孙海莲,晔薷罕,王晓娟,邱晓,展春芳. 2019

[18]PEG浸种对紫罗兰种子萌发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彭强,李晓慧,莫珊,肇瑾,胡小京. 2021

[19]糙皮侧耳原生质体与酿酒酵母原生质体最佳融合条件的研究. 燕晓翠,涂苑楠,孟繁瑞,刘西周,郭成金. 2015

[20]干旱胁迫对寒地水稻不同种质资源萌发特性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丁国华,白良明,曹良子,周劲松,王彤彤,洛育,夏天舒,杨光,谢婷婷,刘凯,姜辉,陈磊,王荣升,李坤,王雪扬,殷大伟,湛立伟,孙世臣.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