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菇温度对不同菌龄香菇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翟丹丹

作者: 翟丹丹;尚怀国;章炉军;田龙;张美彦;李玉;于海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杂交群体;农艺性状;菌龄;出菇温度;环境方差

期刊名称: 上海农业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4 年 001 期

页码: 1-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香菇L135与931的F1代群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出菇温度(12℃、17℃、22℃、27℃)对不同菌龄香菇群体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出菇温度下,香菇菌龄与原基数量、子实体个数、单包产量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单菇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且随着出菇温度的升高,菌龄与现蕾天数的相关系数逐渐减小;出菇温度与菌龄可共同影响群体的现蕾天数、采菇周期、单包产量、单菇重4个农艺性状,提高出菇温度会降低菌龄的影响;原基数量与子实体个数更易受到菌龄的影响;长菌龄群体比短菌龄群体更易受出菇温度的影响。香菇高温品种选育工作可将单菇重、单菇重环境方差和子实体个数作为代表性状筛选指标。以环境方差作为表型进一步验证了单菇重受出菇温度影响较大。

分类号: S646.12

  • 相关文献

[1]柞蚕杂交组合582×宽青产卵量的遗传分析. 徐亮,孟宪民,戚俐,刘凤云,宿桂梅,焦阳. 2011

[2]根据蘑菇品种调控出菇温度. 曹德宾. 2015

[3]香菇'沪香F6'菌棒低温冷冻及出菇温度比较试验. 姜宁,李玉,董浩然,刘四海,李正鹏,李巧珍,于海龙,周峰. 2024

[4]杂交群体动物基因聚合. 徐凌洋,赵福平,任航行,陆健,张莉,魏彩虹,杜立新. 2012

[5]2019-2021年辽宁省兴城市桃杂交F1果实性状数据集. 王莹莹,杨兴旺,时梦,王孝娣. 2022

[6]吉林地方鸡及其杂交群体RB1基因多态性及屠宰性状、肉质性状相关分析. 陈小辛,丛含羽,刘艺,柳俭强,栾祜,安鼎杰,李旭,张立春. 2024

[7]红橘×枳杂交子代遗传多样性分析. 孙怡,胡益波,叶俊丽,柴利军,邓秀新,谢宗周. 2023

[8]不同栽培方式和菌株对香菇CO2释放量的影响. 曲扬,章炉军,于海龙,宋春艳,张美彦,谭琦,尚晓冬. 2020

[9]GC-IMS分析不同菌龄香菇挥发性有机物的差异. 董浩然,陆欢,姜宁,李巧珍,李玉,尚晓冬,李正鹏,王作录,宋春艳,周峰. 2023

[10]几种蔬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福建,王运生,李宝聚,刘秀丽. 2001

[11]“弹壳”菌种栽培全熟料滑菇技术. 张季军,张敏,肖千明,孙利平,李红,刘娜,张晓黎. 2012

[12]大球盖菇1号的选育和应用研究. 唐亚,甘炳成,黄忠乾,彭卫红,蒋元济. 2005

[13]菌龄与培养基组分对曲霉原生质体释放的影响. 王建华,赵学慧. 2007

[14]几种蔬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王福建,王运生,李宝聚,刘秀丽. 2001

[15]若干因素对凤尾菇生育的影响. 常继东. 1990

[16]香菇品种间菌龄、有效积温、温型差异性分析. 孔维丽,刘金玲,吴杰,王昱峰,刘芹,崔筱,孙文化,张玉亭. 2025

[17]烟草赤星病人工接种鉴定新方法研究. 张国政,崔丙慧,薛仁喜,曹长代. 2024

[18]不同产地野生钩藤与家种钩藤的农艺性状与成分含量研究. 罗鸣,宋智琴,杨平飞,杨再刚,吴明开. 2016

[19]不同灌水时间配合土优塔棉花打顶剂效果试验. 王刚,朱祥宇,樊庆鲁. 2017

[20]不同薏苡品种(系)农艺性状的比较研究. 申刚,刘荣,蒙秋伊,张显波,刘凡值.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