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应激下公兔睾丸组织形态和精液转录组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蔡佳炜

作者: 蔡佳炜;张琛;靳荣帅;鲍志远;张希宇;王璠;翟频;赵博昊;陈阳;汤先伟;吴信生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热应激;种公兔;精子;RNA-Seq;差异表达基因

期刊名称: 畜牧兽医学报

ISSN: 0366-6964

年卷期: 2023 年 54 卷 011 期

页码: 4653-46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旨在深入了解公兔在热应激环境中睾丸组织形态改变及相应基因谱,对揭示热应激下公兔精液质量下降的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选取了 6只具有相同饲养水平,体况和体重相近的8月龄新西兰种公兔,通过建立热应激模型得到热应激组(8月份,HS)和未热应激组(5月份,NHS)各3只,分别采集2组公兔的睾丸和精液.通过HE染色,比较不同条件下睾丸组织结构的差异,并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精子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2组样本间的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KEGG富集分析,并通过RT-qPCR方法验证转录组测序数据.公兔睾丸组织切片结果显示,与NHS组相比,HS组的睾丸中央出现明显的空泡化和撕裂,生精上皮较薄,受损情况显著,精子细胞数量下降.进一步以| log2FoldChange|>1和P<0.05为阈值,共筛选出与精子热应激响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1 676个,包括ATP5MC1、MDH2、ALDH7A1、GAPDHS、PRPS1等,其中上调基因894个,下调基因782个.GO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在应激反应、蛋白质代谢过程、催化活性等相关条目上.KEGG结果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富集到MAPK、PI3K-AkT、Toll-like receptor、Ras等信号通路上.RT-qPCR验证了 ATP5MC1、MDH2、PRPS1、ALDH7A1 和GAPDHS等5个差异表达基因的表达水平,与转录组结果趋势一致.综上,热应激能够调控精子发生相关基因的表达,影响相关信号通路及生物学功能.本研究结果为精子发生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线索,并为高温环境下家兔的选育提供理论基础.

分类号: S814%S829.1

  • 相关文献

[1]基于RNA-Seq的稻瘟病菌Δznf1突变体的表达谱分析. 岳晓凤,阙亚伟,王政逸. 2016

[2]高低产蛋鸡产蛋后期卵巢组织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及其功能分析. 陈林,王家乡,吴艳,皮劲松,蒲跃进. 2024

[3]基于RNA-Seq技术对不同品种猪排卵前卵泡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注释. 刘林清,李庆岗,苏世广,周梅,张威,王重龙. 2024

[4]利用RNA-seq技术筛选影响文昌鸡腹脂沉积的重要候选基因. 吴红芬,张颖,侯冠彧,王颖,汪刘浩,吴科榜,那威. 2023

[5]基于RNA-Seq的甘蔗主茎和分蘖茎转录组建立及初步分析. 罗含敏,陈荣发,黄杏,陈忠良,范业赓,陈栋,李杨瑞,吴建明. 2018

[6]ZBED6基因敲除猪肾脏转录组分析. 田文杰,王丹丹,王圣楠,马月辉,蒋琳,宋子仪. 2022

[7]用ZBED6基因敲除猪研究心脏发育的分子机制. 王丹丹,唐雨婷,马月辉,王立刚,潘登科,蒋琳. 2018

[8]基于RNA-seq技术对不同品种猪背最长肌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与注释. 李小金,钱坤,刘林清,王重龙,周杰. 2016

[9]苹果叶片不定芽再生过程的差异表达基因鉴定与分析. 刘锴,何闪闪,张彩霞,张利义,卞书迅,袁高鹏,李武兴,康立群,丛佩华,韩晓蕾. 2021

[10]雏鸡红细胞免疫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的时序性研究. 贾悦,李月健,喻进,张晨亮,李娜娜,卢晓晓,张宁,李欣,张鼎,郝卫芳,马海利,高文伟,赵宇军,高诗敏,李建慧,李桂兰,闫芳,韩凌霞,宁官保,田文霞. 2015

[11]基于脾脏转录组筛选北京油鸡和广明白鸡抗热应激相关功能基因. 王子渲,王巧,张锦,Astrid Lissette Barreto Sánchez,郑麦青,李庆贺,崔焕先,安炳星,赵桂苹,文杰,李和刚. 2023

[12]怎样饲养管理和使用好种公兔. 孙润忠. 2002

[13]肉兔四季高效养殖技术. 孙全友. 2007

[14]枯草芽胞杆菌制剂对热应激肉鸡采食及生产性能的影响. 虞耀土,王亚琴,唐军梅,施杏芬,周卫东. 2013

[15]基于RNA-Seq技术的盐胁迫向日葵转录组信息分析. 孙瑞芬,张艳芳,郭树春,于海峰,李素萍,聂惠,乔慧蕾,安玉麟. 2015

[16]基于RNA-Seq技术的谷子新基因发掘及基因结构优化. 穆彩琴,张瑞娟,屈聪玲,韩渊怀,王兴春. 2016

[17]利用RNA-Seq技术鉴定拟南芥不定芽再生相关的转录因子. 王兴春,陈钊,樊娟,何苗苗,韩渊怀,杨致荣. 2015

[18]基于RNA-seq技术开发中间偃麦草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 崔雨,鲍印广,王洪刚,李兴锋. 2016

[19]芸薹根肿菌侵染早期甘蓝型油菜转录组分析. 罗延青,王云月,俎峰,符明联,赵凯琴,张云云,王敬乔,田正书,陈苇,李劲峰,原小燕,李根泽. 2019

[20]基于RNA-seq技术的甘蓝型油菜新转录本的鉴定. 徐文,安素妨,王艳,贾琳琳,鲁丹丹,张莹莹,刘建丰,李保全.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