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化学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毒性的微板吸光法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陶珊珊

作者: 陶珊珊;葛会林;袁宏球;阳辛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灭多威;乙酰胆碱酯酶;剂量-效应曲线;微板吸光法;双相关系

期刊名称: 生态毒理学报

ISSN: 1673-5897

年卷期: 2018 年 01 期

页码: 201-209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随着化学污染物种类与数量的日益增多,高通量测试方法显得越来越重要。基于乙酰胆碱酯酶(ACh E)抑制法原理,以多功能酶标仪为测试设备,96孔微板为暴露反应载体,建立了测定化学物对ACh E抑制毒性的微板吸光法。系统研究了ACh E浓度、碘化硫代乙酰胆碱(ATCI)浓度、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DTNB)浓度对显色吸光度、吸光度变化速率、化学物测试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Ch E、DTNB、ATCI的浓度增加,吸光度均增加;吸光度变化速率与ACh E浓度呈正相关,与DTNB浓度基本无关,与ATCI浓度呈现先增后减的双相关系;随着ATCI浓度增加,灭多威剂量-效应曲线(DRC)向右移动。最终建立的优化测试条件为DTNB 0.2 g·L~(-1)、ATCI 0.2 g·L~(-1)、ACh E 0.04 U·m L~(-1)、p H 6.8、反应温度29℃及暴露时间15 min;并与国标方法进行了对比与验证,发现试剂加样顺序对毒性测定结果有显著影响。基于ACh E的微板毒性测试结果表明,灭多威的DRC呈现良好的S型曲线,可用Weibull函数有效表征,拟合决定系数R2大于0.97,空白变异控制在了±10%以内。此方法可用于化学污染物的高通量毒性检测。

分类号: X830

  • 相关文献

[1]测定化学物对萤光素酶抑制毒性的微板发光法研究. 葛会林,刘树深,陈浮,罗金辉,吕岱竹,苏冰霞. 2013

[2]环境雌激素类农药灭多威对生殖系统的影响研究进展. 刘涛,孟顺龙,余丽梅,陈家长. 2017

[3]棉铃虫对不同类型杀虫剂抗性衰退比较. 赵建周,李富根. 2000

[4]新型杀虫剂灭多威与BT乳剂混用防治棉铃虫的效果. 刘学堂,李为. 1992

[5]气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灭多威残留量. 代雪芳,张雪燕,杨韶松. 2007

[6]灭多威胁迫下罗非鱼精巢转录组变化及信号通路分析. 孟顺龙,刘涛,宋超,张聪,陈家长. 2019

[7]农药灭多威不同剂型产品对家蚕的毒性评价. 陈伟国,孙海燕,钱银川,吴福. 2011

[8]灭多威对罗非鱼精巢组织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活性的影响. 刘涛,孟顺龙,裘丽萍,陈家长. 2016

[9]灭多威在环境中的残留与毒理效应研究进展. 孟顺龙,徐跑,瞿建宏,宋超,范立民,裘丽萍,陈家长. 2013

[10]华北和新疆棉铃虫对三类农药抗性发展趋势分析. 芮昌辉,范贤林,李富根,董丰收. 2000

[11]UPLC-MS/MS法分析茶叶中的灭多威农药残留. 雷绍荣,仲伶俐,胡莉,梁立,毛建霏. 2012

[12]灭多威在小白菜中的残留分析方法. 毛佳,吴莉宇,王强,徐浩,商瑞. 2007

[13]灭多威在土壤中的吸附、移动及降解行为. 赵华,吴珉,彭金波. 2008

[14]灭多威在辣椒上的残留降解动态研究. 宋国春,于建垒,赵德友,李美,潘洪亮. 2004

[15]农药灭多威和辛硫磷对罗非鱼的联合毒性研究. 孟顺龙,瞿建宏,宋超,范立民,裘丽萍,陈家长,徐跑. 2014

[16]灭多威胁迫下罗非鱼精巢SSH文库的构建. 孟顺龙,刘涛,宋超,张聪,裘丽萍,陈家长,徐跑. 2018

[17]30%毒·灭乳油(顽虫净)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周小毛,柏连阳,夏阳. 2002

[18]雍菜对受灭多威污染养殖水体的净化及对鱼类生长的影响. 王钰钦,James P.Mulbah,孟顺龙,郑尧,陈家长,吴伟. 2020

[19]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测定水中灭多威的残留量. 孟顺龙,刘涛,宋超,张聪,裘丽萍,陈家长,徐跑. 2018

[20]灭多威的污染现状及其对水生生物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陆妍,孟顺龙,陈家长.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