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槟榔籽中四种生物碱含量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郭晓杰

作者: 郭晓杰;王盼;庞朝海;韩丙军;阳辛凤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槟榔;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槟榔碱;去甲槟榔次碱;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年卷期: 2021 年 014 期

页码: 257-26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槟榔籽中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槟榔碱和去甲槟榔次碱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样品经45%乙醇水溶液提取,利用UPLC-MS/MS法进行检测。色谱条件:采用Waters Atlantis T3(2.1 mm×150 mm,5μm)色谱柱分离,以0.1%甲酸水溶液-乙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柱温40℃,进样量1μL。质谱条件: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检测方式多反应监测(MRM)模式扫描;外标法定量。结果:在50~500 ng/mL,槟榔碱、槟榔次碱、去甲槟榔碱和去甲槟榔次碱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都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加样回收率均在规定范围70%~120%内,平均回收率在75.27%~96.70%,RSD<7.0%。结论:该方法的重复性、稳定性良好,仪器精密度较好。

分类号: O657.63%TS207.3%TQ460.72

  • 相关文献

[1]槟榔及其产品中生物碱成分的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张春江,吕飞杰,台建祥,王祝年,付勤. 2008

[2]槟榔果实生长、加工及产品货架期槟榔碱漂移规律研究. 马金爽,康效宁,王世萍,代佳慧,吉建邦. 2020

[3]槟榔活性成分及其功能作用的研究进展. 张春江,吕飞杰,陶海腾. 2008

[4]槟榔预处理方式对槟榔碱提取率的影响. 韩志萍,黄茂芳,朱德明,李积华. 2009

[5]HPLC/ESI—MS法测定槟榔中的槟榔碱. 彭书练. 2008

[6]烘干温度与时间对槟榔中槟榔碱含量的影响. 刘蕊,郑俊毫. 2014

[7]超临界CO_2萃取槟榔碱工艺研究. 韩志萍,黄茂芳,朱德明,李积华. 2009

[8]超临界CO_2流体萃取槟榔中的槟榔碱. 张春江,陶海腾,吕飞杰,台建祥,王祝年. 2008

[9]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槟榔中槟榔碱的含量. 何际婵,董志超,王建荣. 2011

[10]槟榔花果中槟榔碱含量的时空变化. 刘蕊. 2014

[11]去甲槟榔碱对慢性不可预知应激所致焦虑小鼠改善作用及机制研究. 王丹阳,孙源,范蓓,孙晶,刘新民,王凤忠,卢聪. 2024

[12]UPLC-MS/MS法测定水稻中噁唑酰草胺和氰氟草酯及其代谢物的残留及膳食风险评估. 陈国峰,尤红梅,滕瑶,刘峰,张晓波,董见南,廖辉. 2021

[13]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水稻中氟酮磺草胺及其代谢物的残留. 陈国峰,滕瑶,刘峰,张晓波,董见南,黄文功,兰静. 2024

[14]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分析茶叶生长加工冲泡过程中螺螨酯的残留迁移降解. 黎洪霞,钟青,罗逢健,王新茹,陈宗懋,张新忠. 2021

[15]QuEChERS/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黑木耳中33种除草剂残留. 李杨,平华,李冰茹,孔红玲,李成,马智宏. 2021

[16]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羊奶中5种阿维菌素类药物残留的研究. 李宏娟,张养东,李曼,张嘉楠,李鹏,杨赵伟. 2021

[17]槟榔碱提取分离工艺的研究及其含量测定. 张战峰,张继瑜,李剑勇,李金善,周绪正,牛建荣,魏小娟,赵成莹. 2007

[18]槟榔花提取物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张明,宋菲,黄玉林,陈卫军,赵松林. 2014

[19]槟榔碱和铜离子络合物抗溶血作用研究. 唐敏敏,陈卫军,黄玉林,郑亚军,夏秋瑜,李瑞,陈华,赵松林. 2010

[20]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中氢溴酸槟榔碱的含量. 李冰,周绪正,杨亚军,李剑勇,牛建荣,魏小娟,李金善,张继瑜.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