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地膜覆盖对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白雪

作者: 白雪;周怀平;解文艳;杨振兴;程曼;杜艳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地膜覆盖;土壤酶活性;土壤呼吸率;土壤水热动态;玉米产量

期刊名称: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ISSN: 2095-6819

年卷期: 2018 年 04 期

页码: 381-388

摘要: 为探讨不同类型地膜覆盖下农田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试验设置普通地膜覆盖(P)、渗水地膜覆盖(SS)、生物降解地膜覆盖(SW)和光降解地膜覆盖(G)4种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模式,以露地不铺膜覆盖(CK)为对照,研究不同类型地膜覆盖方式对玉米农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SS、G、SW和P 4种覆膜处理下的碱性磷酸酶和硝酸还原酶在各个生育期内都较CK高,而覆膜之后的脲酶、过氧化氢酶和亚硝酸还原酶则较CK有所降低;大喇叭口期的土壤脲酶活性最高,不同处理间表现为CK>G>SW>SS>P;收获期的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最高,SS、SW、P和G处理在0~20 cm土层较CK增幅分别为16.17%、18.97%、16.34%和14.56%,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也是收获期最高,SS、SW、P和G处理在0~20 cm土层分别较CK高68.57%、42.86%、42.86%和25.71%;土壤碱性磷酸酶与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均与土壤呼吸率和玉米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各个生育期的土壤水热和施肥状况不同也会引起土壤酶活性的相应变化。其中,SW和SS处理在玉米生育前期的保温保墒作用最明显,产量最高,相应的碱性磷酸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也最高。因此,生物降解地膜由于其降解特性能达到缓解农田残膜污染的效果,在未来可替代普通地膜推荐应用到旱地玉米中。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不同覆膜类型对黄土旱塬区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张璐,董博,王磊,张芮,张军,江晶,陈光荣,赵振华,马嘉颖. 2024

[2]有机肥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土壤养分及生物活性的影响. 司海丽,纪立东,刘菊莲,柳骁桐,郑淑欣. 2022

[3]不同地膜覆盖对土壤质量和大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师玥,栾璐,蒋希芝,徐磊,叶英聪,张嵚,蒋瑀霁. 2024

[4]吉林省主要类型农田土壤中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研究. 李梦瑶,王永,吉凡,王开爽,高淑青. 2016

[5]土层置换对土壤物理性质及养分有效性的影响. 卢佳,邹洪涛,刘峰,范庆锋,黄毅,虞娜,张玉玲,张玉龙. 2015

[6]贵州黄壤地区不同施肥处理及降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李渝,张雅蓉,张文安,蒋太明. 2015

[7]从不同源杂交种选育玉米二环系的配合力研究. 潘敏娜,郑常祥. 2017

[8]缓释肥减量施用对覆膜栽培玉米产量与养分吸收及利用率的影响. 赵欢,唐兵,张萌,肖厚军,安江勇,郑常祥,祝云芳,芶久兰,秦松. 2016

[9]不同施肥量对贵州高产玉米养分吸收、生物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安江勇,肖厚军,秦松,芶久兰,郑常祥,祝云芳,李渝,赵欢,张萌. 2016

[10]长期施肥对黄壤有机碳平衡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张雅蓉,李渝,刘彦伶,张文安,蒋太明. 2016

[11]黄壤旱地长期不同耕作与施肥对玉米产量及施肥效益的影响. 张文安,芶久兰,李剑,肖厚军,秦松. 2008

[12]培肥和耕作措施季节性干旱下对红壤剖面水分变化和产量的影响. 李亚贞,肖国滨,肖小军,钟义军,陈明,夏桂龙,黄欠如. 2014

[13]不同施肥量对贵州高产玉米养分吸收、生物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安江勇,肖厚军,秦松,芶久兰,郑常祥,祝云芳,李渝,赵欢,张萌. 2016

[14]吉林省不同生态区域玉米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差异性. 宝音巴特,王婧瑜,朱景嵩,朴春红,谷岩. 2017

[15]苗草共生期长短对夏玉米植株高度及产量的影响. 张凤海,戚强. 2006

[16]施用生物黑炭对红壤旱地理化性状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孙永明,李钟平,黄齐,熊春贵,王端飞. 2014

[17]新型含锌尿素对玉米产量、籽粒含锌量、氮素吸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杨爽,朱青,张钦,张爱华,陈正刚,吴兴洪. 2018

[18]施用脱硫石膏与天然有机物混合改良剂对盐化潮土理化性质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邵玉翠,任顺荣,廉晓娟,曾秀文,贺宏达. 2010

[19]有机无机-土壤改良剂对咸灌土壤理化环境调控及玉米产量影响. 邵玉翠,任顺荣,杨军,高伟,高贤彪. 2012

[20]新垦淡灰钙土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及玉米产量的研究. 陈留美,吕家珑,桂林国,王世荣,刘娜娜.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