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益生菌对三华李发酵果汁品质及其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杜晓仪

作者: 杜晓仪;杨继国;徐玉娟;吴继军;余元善;邹波;彭健;李璐

作者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功能食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农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

关键词: 益生菌;三华李发酵果汁;理化性质;活性成分;体外消化

期刊名称: 食品工业科技

ISSN: 1002-0306

年卷期: 2024 年 45 卷 002 期

页码: 143-15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LM)、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LF)、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LR)、植物乳杆菌(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LP)为发酵菌株,研究不同益生菌对三华李发酵果汁理化性质、活性成分、抗氧化能力和体外消化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四种益生菌均能在三华李果汁中正常生长,发酵结束后三华李果汁中的益生菌活菌数均在 107~108 CFU/mL之间.发酵过程中LF、LR和LP均可消耗三华李果汁中的苹果酸,并生成乳酸和乙酸,降低了三华李果汁的酸度.四种益生菌发酵三华李果汁中,经LM发酵的三华李果汁能够较好的保留果汁颜色,且其具有更高的总酚、总花色苷及抗氧化水平,其次为经LP发酵的三华李果汁.体外消化后,四种益生菌发酵三华李果汁的活菌数、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水平均呈不同程度的下降.然而,经LP和LR发酵的三华李果汁消化结束后的益生菌活菌数、活性成分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的保留率均较高.综合分析可知,经LP和LR发酵的三华李果汁不仅能够较好保留三华李果汁活性成分和抗氧化水平,而且具有较好的消化耐受性.因此,LP和LR可作为高品质三华李发酵果汁的潜在发酵剂,为益生菌发酵三华李果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分类号: TS255.1

  • 相关文献

[1]藜麦清洗液活性成分微胶囊制备及其特性分析. 兰永丽,张文刚,杨希娟. 2023

[2]物理处理对黄粉虫蛋白理化及消化性质的影响. 王金梅,江轶群,穆利霞,骆兆娇,孟赫诚. 2023

[3]大球盖菇多糖的体外模拟消化研究. 金明枝,黄千里,陈辉,叶明. 2023

[4]复方中草药生物发酵对其活性成分的影响. 田秋丰,张红,尹珺伊,张军,白长胜,王欢,刘秋瑾,王岩,秦平伟,邱景会,汤继龙,钟鹏,史同瑞. 2023

[5]复合酵素的贮藏稳定性及货架期研究. 刘恒,范柳萍,张涛,潘牧. 2024

[6]益生菌发酵对苹果浆理化性质、抗氧化活性及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袁晶,康三江,曾朝珍,张海燕. 2023

[7]植物乳杆菌发酵三华李果汁工艺优化及贮藏期内品质变化. 杜晓仪,杨继国,罗文珊,徐玉娟,余元善,李璐. 2024

[8]绵羊全混日粮体外培养VFA的动态变化. 王志军,武海霞,刘丽英,王晓光,贾玉山. 2012

[9]脂质体在食品中的应用及体外消化研究进展. 刘玮琳,魏富强,韩剑众. 2015

[10]脂质体在体外消化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 田蒙蒙,李娜,魏富强,卢筠梦,韩剑众,刘玮琳. 2016

[11]挤压膨化藜麦粉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张婷,张艺沛,何宗泽,常嘉乐,岳田利,袁亚宏. 2019

[12]苜蓿干草捆安全贮藏条件的研究. 成启明,格根图,尹强,刘丽英,范文强,降晓伟,卢强,包健,贾玉山. 2018

[13]香菇β-葡聚糖的提取及其对淀粉消化性的影响. 陈忠秋,冯涛,庄海宁,杨焱,张劲松. 2018

[14]糖基化大豆蛋白体外消化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宋春丽,任健,陈佳鹏,李墨君,薛永国. 2018

[15]应用体外和饲养试验评估两种复合酶对仔猪养分消化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唐德富,杨微,刘以林,赵亚鹏,陈亮,汝应俊. 2021

[16]菠萝蜜多糖体外消化过程中抗氧化活性变化规律. 姚思雯,朱科学,何佳丽,吴刚,谭乐和. 2019

[17]玉米胚乳中最大量蛋白体的提纯与体外消化. 张丛卓,邢丽君,李南,闫枫,田怀东. 2020

[18]超微粉碎对怀山药粉抗氧化和体外消化性的影响. 聂梅梅,肖亚冬,李大婧,冯蕾,张钟元,张培通,刘春泉,宋江峰,武敬楠,杨慧珍. 2020

[19]转基因水稻cry1Ab/Ac基因及蛋白在肉鸡肠道中的残留检测. 徐灯,耿丽丽,张敏红,卢凡,张杰. 2015

[20]家蚕丝素蛋白的氨基酸组成与营养分析及酶消化产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杨云梅,吴琼英,匡聪,张雪纷,桂仲争.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