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无机复合体中碳氮特征对长期施肥的响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浩
作者: 李浩;陈金;王洪亮;柳开楼;韩天富;都江雪;申哲;刘立生;黄晶;张会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长期施肥;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无机复合体;有机碳;全氮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科学
ISSN: 0578-1752
年卷期: 2023 年 007 期
页码: 1333-13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目的】研究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有机碳(OC)、全氮(TNOIC)特征的影响,为红壤性水稻土管理和培育土壤肥力提供依据。【方法】以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的红壤性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始于1984年),选取CK(不施肥)、PK(施磷钾肥)、NPK(施氮磷钾肥)、NPKM(施70%氮磷钾肥+30%有机肥)4个处理。采集0—20 cm土层土样,分析各粒级(<2、2—10、10—20、20—50和50—250μm)有机无机复合体的分布,并探讨施肥对复合体中有机碳(OC)和全氮(TNOIC)含量、储量和碳氮比(C/N)的影响,以及有机无机复合体中OC和TNOIC对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SOC)、全氮(TN)贡献率的影响。【结果】与不施肥CK相比,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20—50μm粒级复合体的比例,降低了<10μm粒级复合体比例,而NPKM处理与其他施肥处理相比,50—250μm粒级复合体的比例增加更显著;不同施肥对各粒级复合体中OC和TNOIC含量影响不同,与PK相比,NPK处理的50—250μm粒级复合体中OC和TNOIC分别增加了36.3%、80.6%;与NPK相比,NPKM处理的50—250μm粒级复合体中OC和TNOIC含量分别增加了35.4%、19.5%,OC和TNOIC主要分布在10—20μm粒级复合体中,施肥显著降低了<2μm粒级复合体OC和TNOIC储量,同时增加了20—50μm粒级复合体OC和TNOIC储量,与PK相比,NPK处理对<2和50—250μm粒级复合体OC储量分别增加了18.5%和31.2%,TNOIC储量分别增加了18.8%和73.7%,与NPK相比,NPKM处理对<2μm粒级复合体中OC和TNOIC储量分别降低了25.6%和27.4%,而50—250μm粒级复合体则分别提高了56.3%和38.6%;不同施肥处理显著影响50—250μm粒级复合体的C/N,与PK相比,NPK处理的50—250μm粒级复合体的C/N比降低了24.6%,与NPK相比,NPKM处理的50—250μm粒级复合体C/N比提高了13.4%;长期不同施肥显著影响各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对土壤SOC、TN的贡献率,与PK相比,NPK处理50—250μm粒级复合体对SOC、TN贡献率分别提高了17.4%和47.4%。与NPK相比,NPKM处理50—250μm粒级复合体对SOC、TN贡献率分别提高了39.5%和32.8%。【结论】在红壤性水稻土中,长期施肥促使大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形成;化肥中的氮投入显著提高50—250μm粒级复合体中OC、TNOIC含量和储量;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机碳含量,提高大粒级有机无机复合体比例,有助于保存施入的无机氮肥,是红壤性水稻土长期培肥管理的有效措施。
分类号: S147
- 相关文献
[1]长期施肥下黄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的演变特征. 王小利,周志刚,郭振,段建军,张雅蓉,李渝,蒋太明. 2017
[2]黑土有机碳、氮及其活性对长期施肥的响应. 骆坤,胡荣桂,张文菊,周宝库,徐明岗,张敬业,夏平平. 2013
[3]长期施肥对红壤水稻土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氮分布与储量的影响. 郑圣先,廖育林,鲁艳红,谢坚,聂军. 2009
[4]长期施肥红壤钾素在有机无机复合体中的分布. 岳龙凯,蔡泽江,徐明岗,王伯仁,黄庆海,李冬初,柳开楼,李建军,张会民. 2015
[5]长期施肥红壤及其有机无机复合体非交换性钾释放动力学. 岳龙凯,王伯仁,黄庆海,柳开楼,蔡泽江,李冬初,黄晶,张会民. 2015
[6]长期绿肥利用下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和可溶性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 夏文建,秦文婧,刘佳,陈晓芬,张丽芳,曹卫东,徐昌旭,陈静蕊. 2020
[7]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 夏昕,石坤,黄欠如,李大明,刘满强. 2015
[8]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性水稻土综合肥力评价及其效应. 包耀贤,黄庆海,徐明岗,于寒青. 2013
[9]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双季稻氮肥回收率的变化特征. 王姗娜,黄庆海,徐明岗,段英华,柳开楼. 2013
[10]长期不同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磷素及水稻磷营养的影响. 吕真真,刘秀梅,侯红乾,冀建华,蓝贤瑾,冯兆滨,刘益仁. 2019
[11]长期不同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产量及基础地力的影响. 廖育林,周兴,聂军,谢坚. 2015
[12]长期施肥对双季稻区红壤性水稻土质量的影响及其评价. 杨曾平,郑圣先,廖育林,谢坚,向艳文. 2010
[13]长期施用化肥、猪粪和稻草对红壤性水稻土物理性质的影响. 郑圣先,杨曾平,廖育林,谢坚. 2010
[14]长期不同施肥条件下红壤水稻产量可持续性特征. 吴焕焕,徐明岗,吕家珑. 2014
[15]长期施肥下红壤性水稻土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 黄晶,张杨珠,高菊生,张文菊,刘淑军. 2015
[16]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团聚体稳定性及固碳特征的影响. 刘小粉,杜章留,肖小平,杨光立,任图生. 2014
[17]长期不同施肥模式下南方典型农田磷肥回收率变化. 张淑香,石孝均,黄庆海,聂军,徐明岗,张会民. 2018
[18]有机–无机肥配施比例对双季稻田土壤质量的影响. 吕真真,吴向东,侯红乾,冀建华,刘秀梅,刘益仁. 2017
[19]长期施用氮磷钾肥和石灰对红壤性水稻土酸性特征的影响. 廖育林,聂军,周兴,谢坚,杨曾平,吴浩杰. 2016
[20]不同草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的影响. 李亚娟,曹广民,龙瑞军.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稻草和紫云英协同还田下钾肥施用量对水稻产量及土壤供钾能力的影响
作者:刘淑军;李冬初;韩天富;黄晶;刘立生;王晓辉;张会民
关键词:稻草;紫云英;水稻;施钾量;产量;钾素盈余量;土壤钾素供应能力
-
长期"化肥有机替代"提升红壤腐解微食物网生态网络复杂性和稳定性
作者:罗美玲;邢稳;韩硕;袁梦;李忠芳;张会民;李冬初;娄翼来
关键词:化肥有机替代;土壤微食物网;线虫;原生动物;微生物;生态网络
-
两种调理剂对水稻土pH值和重金属吸收的影响
作者:张璐;文石林;上官方钦;秦松;张会民
关键词:调理剂;水稻土;pH值;有效硅;重金属
-
以子叶植株为砧木的大豆再生芽嫁接快繁技术
作者:陈晓叶;许鑫;张春蕾;袁珊;陈福禄;蒋炳军;武婷婷;辛大伟;孙石;陈庆山;韩天富
关键词:大豆;再生芽;生根;子叶植株;嫁接
-
尖顶宽度对Venlo型温室微气候的影响
作者:高振军;郗笑;李浩;李苇;丁小明;张晨骏
关键词:Venlo型温室;尖顶宽度;自然通风;数值计算
-
植物纤维拆解及自成型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李浩;傅彬;黄红英;李欣欣;孙恩惠;雍宬;陈玲;吴述平;曲萍
关键词:植物纤维;纤维拆解;纤维尺度;加工成型
-
大豆B类花器官特征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作者:王曦昕;蒋炳军;袁珊;武婷婷;孙石;张亮生;韩天富
关键词:大豆;APETALA3;PISTILLATA;MADS-box;花器官特征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