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粳稻浙粳50的选育及应用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鲍根良
作者: 鲍根良;左晓旭;张小明;叶胜海;郑涛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晚粳稻;优质米;浙粳50;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浙江农业科学
ISSN: 0528-9017
年卷期: 2006 年 1 卷 03 期
页码: 293-295
摘要: 浙粳50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和杭州市余杭区种子技术推广站合作育成的密穗型优质晚粳稻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主要品种特点是品质优,与亲本兼对照秀水63比较,其加工品质整精米率高3.1个百分点,蒸煮品质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分别高10 mm和低1个百分点,米饭光泽、软度、食味和冷饭软度佳;产量高,抗性好;单双季兼用,栽培容易。其主要栽培技术为种子精选与灭菌,因地制宜,适期播种,降低大田用种量,少施化肥,增施有机肥,控制高节位分蘖,适当延迟收获。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晚粳稻浙粳30的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 鲍根良,张小明,叶胜海,赵剑群,俞琦英,金善根,楼再鸣. 2004
[2]再论吉林省优质稻米生产与发展. 张三元,李彻,张俊国,赵劲松. 2000
[3]晚粳稻浙粳60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鲍根良,葛常青,金庆生,王俊敏,钱东,葛玲妹,左晓旭. 2013
[4]粳稻浙粳27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叶胜海,张小明,鲍根良,龚利强,管耀祖,葛常青,黄惠芳. 2005
[5]优质长粒香型晚粳稻鄂香2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朱彩章,龚伟华,杨国才,毛惠民,李斌,王小文,沈升,游艾青,汤俭民. 2021
[6]晚粳稻中佳粳21的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 罗炬,唐绍清,焦桂爱,胡培松. 2007
[7]晚粳稻浙粳40的农艺特性及其栽培技术. 左晓旭,鲍根良,郑涛. 2006
[8]晚粳稻春江026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吴明国,林建荣,宋昕蔚. 2007
[9]晚粳稻春江063的选育经过、特征特性与栽培技术. 吴明国,林建荣,宋昕蔚. 2010
[10]晚粳新品种秀水13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尹团章,曾庆四,余维堂,石华胜. 2002
[11]粳稻原粳41的品种特性及栽培要点. 王俊敏,骆荣挺,张铭铣,徐建龙. 2005
[12]晚粳稻浙粳23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叶胜海,祁永斌,吴伟,刘鑫,张小明. 2008
[13]晚粳稻新品种浙粳112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叶胜海,石建尧,陆艳婷,刘鑫,金庆生,张小明. 2014
[14]晚粳稻新品种鄂粳403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李培德,游艾青,徐华山,方国成,杨国才,刘凯,胡刚,陈志军. 2016
[15]高产优质水稻品种沪LPR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杨瑞芳,白建江,方军,朴钟泽. 2015
[16]晚粳稻嘉禾21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黄海祥,徐建强,邵洁,钱前. 2008
[17]晚粳稻新品种南粳47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陈志德,杨杰,王军,范方军,黄转运. 2011
[18]晚粳稻航香18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王俊敏,骆荣挺,金庆生,陆艳婷. 2012
[19]晚粳稻原粳35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杨晓琴,王仪春,王云华,曹新江,王俊敏. 2005
[20]对浙江省优质晚粳稻新品种选育的思考. 骆荣挺,鲍根良,张铭铣.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因编辑及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展望
作者:梁楚炎;巫明明;黄凤明;翟荣荣;叶靖;朱国富;俞法明;张小明;叶胜海
关键词:水稻;育种技术;基因编辑;全基因组选择
-
不同原料糯米品种对绍兴黄酒品质的影响
作者:王卓权;林祯芃;陈旭东;钱斌;翟荣荣;叶胜海;叶靖;巫明明;朱国富;张小明
关键词:绍兴黄酒;酿造;糯稻品种;定向选育
-
水稻穗型相关基因定位和育种利用研究进展
作者:曾维;郭铧艳;叶胜海;朱国富;翟荣荣;叶靖;巫明明;吕华良;张小明
关键词:水稻穗型;遗传调控;基因定位;育种
-
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作者:叶胜海
关键词:
-
猴痘流行现状与外溢动物风险及我国的防控策略和措施
作者:景伟;房永祥;何小兵;陈国华;谭金龙;高真贞;李小明;苏洋;杨彬;张小明;景志忠
关键词:猴痘;猴痘病毒;流行病学;外溢风险;防控策略
-
余杭区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分析
作者:钱东;陈一侃;王顺茂;叶靖;朱国富;叶胜海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展示示范;品种筛选
-
近20年浙江省糯稻品种育种现状及发展策略
作者:赵考诚;黄玲玲;余志平;郑梦兰;童喻浩;翟荣荣;叶靖;巫明明;韩金玲;叶胜海
关键词:糯稻;育种现状;发展策略;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