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间作对桉树人工林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圳

作者: 刘圳;白昌军;虞道耿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桉树人工林;含水量;土壤酶;活性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09 年 37 卷 12 期

页码: 405-406+4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摘要: [目的]研究牧草间作对桉树人工林下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方法]试验地内以桉树人工林林龄2年为第一代林,选用5种牧草种植区的土壤样品作为人工林地间供试材料,行带内杂草地土样作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每个区组中选3个取样点,每个取样点挖剖面,测定土壤含水量、蔗糖酶、过氧化物酶和脲酶活性。[结果]桉树人工林地间作牧草以后,有效提高了林下土壤含水量;蔗糖酶活性测定中糖蜜草样地的蔗糖酶活性提高幅度最大,达到73.92%;网脉臂形草样地的次之,为46.85%;脲酶活性测定中网脉臂形草样地的脲酶活性提高到19.11%,GC1581柱花草和糖蜜草样地的也有显著提高,分别是10.07%和8.43%。[结论]牧草间作能有效改善桉树人工林地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有效减缓土壤衰退。

分类号: S792.39

  • 相关文献

[1]南疆棉花连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10团为例. 王丽,梁智,朱新萍,徐万里,王纯利,贾宏涛,蒋平安. 2008

[2]桉树人工林土壤生物多样性问题研究. 陈秋波. 2002

[3]桉树人工林与邻近区域群落土壤肥力研究. 夏体渊,段昌群,张彩仙,付登高,段宗颜,达良俊. 2010

[4]我国南方桉树人工林菌根合成及其多样性研究(英文). 陈应龙,弓明钦,王凤珍,陈羽,张美庆. 2000

[5]多代连栽对桉树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的Meta分析. 崔俊峰,唐健,郭丽梅,王会利,石媛媛,宋贤冲. 2022

[6]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结构的研究. 余雪标,钟罗生,杨为东,龙腾. 1999

[7]广东省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对策. 郑良永,万年青,黄小华,钟宁,郭巧云. 2007

[8]桉-农复合经营对甘蔗产量的影响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张燕,余雪标. 2007

[9]桉树人工林生物多样性标准与指标体系研究. 陈秋波. 2002

[10]红壤区桉树人工林炼山后土壤肥力变化及其生态评价. 吴俊,谭宏伟,刘永贤,熊柳梅,周柳强,谢如林,黄国勤,赵其国. 2013

[11]桉农间作系统对土壤性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林培群,余雪标,刘苇,刘宁,李叶. 2010

[12]不同连栽代次桉树人工林的养分循环. 余雪标,白先权,徐大平,蔡景光. 1999

[13]桉树人工林林下间作绿肥对土壤的改良效应研究. 刘苇,余雪标. 2008

[14]广西不同龄级桉树人工林植被与土壤特征及相关分析. 兰秀,刘永贤,宋同清,陈海生,曾馥平. 2022

[15]海南儋州橡胶林下土壤微生物功能研究. 李君,李玉武,舒常庆,兰国玉. 2015

[16]土壤三参数测量方法研究. 赵春江,王成,侯瑞锋,乔晓军,徐志龙. 2007

[17]制作优质青贮饲料的主要技术环节. 袁锡寿. 2004

[18]高粱高产规范化栽培技术. 王德生. 2013

[19]克无踪催熟水稻试验研究初探. 徐家安,王健康,丁成伟,郭荣良,吴玉玲,王友霜,胡婷婷. 2013

[20]天津地区果园覆草技术. 王芝学,李树海,王士环,耿忠长,王建冬. 200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