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属拟直立型组野生种在栽培种改良中的应用——Ⅰ.对花生锈病和叶斑病的抗性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新友

作者: 张新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属;野生种;抗病鉴定;锈病;叶斑病

期刊名称: 华北农学报

ISSN: 1000-7091

年卷期: 1991 年 6 卷 04 期

页码: 30-35

摘要: 本文利用离体叶砂基培养法,在实验室条件下系统研究了花生属中6个拟直立型组野生种、2个花生组野生种(副对照)和1个栽培品种(对照)对花生锈病、褐斑病和黑斑病的抗性反应.对感染频率、菌斑直径、叶片脱落率、叶面坏死率和产孢指数等五种抗性成分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所选用的野生种对锈病均表现免疫;在6个拟直立型组的野生种中,A.sp.30003、A.sp.9990和A.sp.30126未表现黑斑病症状,对褐斑病呈过敏性反应;A.sp.9993、A.sp.11462和A.sp.30134等三个种在主要抗性成分上,也明显地优于花生组的野生种及栽培种.文中还对拟直立型组的应用潜力及实验室条件下抗性成分的选择作了简要讨论.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花生栽培种和野生种的种间杂交研究——第Ⅲ报花生属A.stenozsperma的同源四倍体及其利用. 周蓉. 1987

[2]花生属植物起源、分类及花生栽培种祖先研究进展. 蒋菁,钟瑞春,李忠,冯斗,唐荣华. 2009

[3]栽培种花生(ArachishypogaeaL)不同类型与野生种杂交亲和性的研究. 翁跃进,周蓉. 1986

[4]野生花生抗青枯病种质的发掘及分子鉴定. 陈本银,姜慧芳,任小平,廖伯寿,黄家权. 2008

[5]花生属拟直立型组野生种在栽培种改良中的应用——Ⅱ.染色体组型分析. 张新友. 1992

[6]野生花生种质的SSR遗传多样性. 陈本银,姜慧芳,廖伯寿,任小平,黄家权,雷永,王圣玉. 2008

[7]花生栽培种和野生种的种间杂种研究——第2报种间杂种F_1三倍体可育性及其F_2的观察. 周蓉. 1985

[8]灯盏花病害研究进展. 谢珺,杨永红,张文义,张亚连,马维思,杨斌,李红. 2022

[9]花生属多年生野生植物资源保存的研究. 周蓉,翁跃进,孙大容,段乃雄. 1993

[10]花生属中花生组与拟直立型组种间杂交研究. 张新友,刘恩生,殷冬梅. 1999

[11]花生属野生植物资料.II.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周蓉,陈小媚,段乃雄. 1996

[12]利用SSR分子标记研究花生属种间亲缘关系. 贺梁琼,庄伟建,韩柱强,钟瑞春,周翠球,高国庆,李忠. 2007

[13]花生种间杂种异源多倍化早期世代性状和SSR变化研究. 熊发前,韩柱强,钟瑞春,蒋菁,唐秀梅,李忠,何新华,唐荣华. 2013

[14]花生属野生种的核型分析及其进化. 周汉群,蔡骥业. 1990

[15]从花粉粒大小差异评价花生属植物的分类. 周蓉,段乃雄,孙大容. 1989

[16]花生属植物酯酶同工酶的研究. 周蓉,段遒雄,翁跃进. 1990

[17]花生属野生植物资源 Ⅰ.种群分布和搜集保存. 周蓉,段乃雄,陈小媚. 1996

[18]花生属不亲和野生种的利用研究. 申馥玉,苗华荣,王传堂,邱庆树,李正超,段淑芬. 1999

[19]利用酯酶同工酶分析花生属种间亲缘关系. 姜慧芳,孙大容,段乃雄. 1989

[20]大麦种质资源苗期根腐病抗性鉴定. 张凤英,蔺瑞明,包海柱,刘志萍.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