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本苗对超级稻南粳45、南粳49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军

作者: 仲维功;杨杰;范方军;朱金燕;李文奇;王芳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基本苗;产量;南粳45;南粳49

期刊名称: 西南农业学报

ISSN: 1001-4829

年卷期: 2015 年 28 卷 04 期

页码: 1433-143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超级稻品种南粳45和南粳49为试验材料,在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每穴不同栽插基本苗数下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株行距统一为13.3 cm×25 cm的条件下,南粳45和南粳49都在每穴2苗的情况下实收产量最高,随着每穴苗数的增加,南粳45和南粳49实收产量逐渐降低。随着每穴苗数的增加,南粳45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逐渐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均逐渐降低,结实率几乎没有差异;南粳49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逐渐增加,穗粒数和结实率均逐渐降低,千粒重几乎没有差异。产量构成因子与产量的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说明南粳45产量的提高主要依靠穗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南粳49产量的提高主要依靠结实率、总粒数和千粒重的增加。

分类号: S511.22

  • 相关文献

[1]不同基本苗对‘南粳51’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王军,仲维功,杨杰,范方军,朱金燕,李文奇,王芳权. 2015

[2]栽插苗数对超级稻南粳49冠层和产量的影响. 柯希欢,李霞,仲维功,范方军,钱宝云. 2014

[3]黄淮优质水稻应用公式计算合理基本苗数量. 杨海生,张洪程,杨连群,张士永,戴其根. 2003

[4]密肥控对通优粳1号产量影响及高产技术优化(英文).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5]黑宝石1号小麦高产栽培密肥技术优化研究(英文).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6]不同密肥条件下通粳981产量构成因子分析. 周根友,杨红燕,夏华,陈启康. 2017

[7]密肥控对通优粳1号产量影响及高产技术优化.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8]不同密肥条件下通粳981产量构成因子分析(英文). 周根友,杨红燕,夏华,陈启康. 2017

[9]黑宝石1号小麦高产栽培密肥技术优化. 周根友,夏华,陈启康. 2017

[10]基本苗和氮肥运筹对不同小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调节效应.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李振华,丰明,马少康,杨桂霞. 2010

[11]群体调控对济南17号小麦产量性状的影响. 徐恒永,赵振东,刘建军,张存良,刘爱锋,张怀友,毕德锋,杭新杰. 2001

[12]播种量与氮肥运筹方式对直播早稻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程建平,张旅峰,吴建平,柯传勇,金卫兵,范绍斌,罗又红,程磊. 2010

[13]不同基本苗对直播早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梅金先,梅少华,程建平,张世春,袁广丰,钱太平,周灿金,封永铸. 2008

[14]基本苗数和底追肥比例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组分的影响. 赵广才,常旭虹,杨玉双,李姗姗,李乃新,张铁恒. 2008

[15]杂交水稻稀播条件下机插取秧量研究. 许有尊,吴文革,汪新国,周永进,陈刚,胡琪峰,余友玲. 2014

[16]稻油两熟区机插水稻移栽叶龄及穴基本苗适宜值研究. 段秀建,张巫军,姚雄,李经勇,唐永群,文明,肖人鹏. 2021

[17]南粳4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单志良. 2013

[18]中粳稻南粳45高产栽培技术规范. 仲维功,李小祥,万荣华,潘军,夏伍孝,杨杰,王军,范方军. 2011

[19]粳稻品种南粳45营养特性与施肥效应. 彭成林,段建设,朱红英,袁家富,张勇,赵书军,徐祥玉. 2015

[20]粳稻新品种南粳4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仲维功,陈志德,杨杰,王军,黄转运.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