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棉区第一、二代棉铃虫对棉花的复合危害和防治指标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姚举

作者: 姚举;李号宾;王伟;张爱新;王东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棉铃虫;复合为害;防治指标

期刊名称: 新疆农业科学

ISSN: 1001-4330

年卷期: 2008 年 45 卷 01 期

页码: 105-10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2007年在新疆喀什地区莎车县利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得出新疆喀什地区第一、二代棉铃虫复合为害与产量损失的回归模型,Y=13.40232+4.65075X1+4.999563X2+0.624735X12+3.876875X22-1.93X1X2。结果显示:一、二代棉铃虫交互作用不明显,得出每代棉铃虫的为害效应模型,一代Y′1=13.40232+4.65075X1,二代Y′2=13.40232+4.999563X2+3.876875X22。根据模型,制定了喀什地区第一、二代棉铃虫的防治指标。

分类号: S435.622

  • 相关文献

[1]新疆喀什地区牧草盲蝽为害棉花防治指标研究. 王伟,张仁福,刘海洋,张瑜,姚举. 2016

[2]华北棉区二代棉铃虫和叶螨为害棉花的动态复合防治指标研究. 戴小枫,刘芹轩,高宗仁,李巧丝,邱峰. 1994

[3]转Bt基因抗虫棉田2、3代棉铃虫防治指标研究. 张学坤,王留明,王胜利,周玉,杨静. 2001

[4]中棉所29对棉铃虫的抗性及其三代防治指标研究. 李春花. 2000

[5]棉铃虫防治指标研究. 樊孝贤,齐立,石尚柏,王瑞琪,黄民松,万鹏,罗汉钢,李冬梅,王玲. 2000

[6]Bt抗虫棉棉田棉铃虫防治指标研究. 樊宝华,潘启明,吕菊英,潘滨,卫武霄. 2001

[7]转基因抗虫棉承受棉铃虫风险压力研究初报. 束春娥,孙以文,孙洪武. 2000

[8]棉铃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的为害损失及其防治指标研究. 徐文华,王义成,李红阳,吉荣龙. 2003

[9]南疆库尔勒垦区棉铃虫防治指标的研究. 宁新柱,宋庆平,陈红,孔宪辉,孟建文,柯昌炎,何玉疆. 2001

[10]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人工诱导翘嘴鲌雌核发育. 李停,贾永义,刘士力,蒋文枰,李宁,杨润清,顾志敏. 2016

[11]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优化桂糖42号栽培因子. 刘晓燕,李毅杰,梁强,李长宁,谢金兰,罗霆,庞天,王伦旺,王维赞. 2020

[12]燃料乙醇制备中稀酸预处理棉花秸秆条件优化. 王华,杜双奎,杨伟华,许红霞,周大云,李哲涛. 2014

[13]响应面法优化燕麦全粉中蛋白质提取工艺. 徐向英,王岸娜,林伟静,钟葵,周素梅. 2011

[14]4MZ-3000型自走式梳齿采棉机清花装置的试验研究. 韩玲丽,王学农,陈发,曹卫彬,刘晓丽. 2012

[15]燕麦全粉中β-葡聚糖提取工艺优化. 林伟静,吴广枫,王强,周素梅. 2010

[16]短管赤眼蜂对小菜蛾卵的寄生率模型. 何余容,吕利华,庞雄飞. 2001

[17]油菜新品种'重蓉油1号'直播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研究. 李艳花,周燕,石有明,肖长明,黄书琴,刘涛,黄华磊. 2020

[18]三化螟危害损失与防治指标的研究. 陈惠祥,陈小波,顾国华. 1999

[19]转Bt基因抗虫棉棉盲蝽防治指标研究. 徐文华,李红阳,王瑞明,左文惠,刘标. 2007

[20]水稻大螟孕卵与寄主杂草的关系及其危害. 李洪山,李慈厚. 200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