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SPME-GC-MS分析大蒜水提取物对罗非鱼肉腥味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静

作者: 吴静;黄卉;李来好;杨贤庆;郝淑贤;魏涯;陈胜军;吴燕燕;林婉玲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蒜水提取物;脱腥;掩盖;微生物;脂质氧化

期刊名称: 食品与发酵工业

ISSN: 0253-990X

年卷期: 2019 年 45 卷 14 期

页码: 133-14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探索大蒜水提取物对罗非鱼肉腥味的影响,以新鲜罗非鱼肉和贮藏罗非鱼肉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的大蒜提取物(4、6、8和10 g/L)对其硫代巴比妥酸值(TBARS)、菌落总数、感官评价以及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处理相比,大蒜提取物可以显著抑制TBARS的增加(P <0. 05);较高质量浓度的大蒜提取物(6~10 g/L)可以显著抑制菌落总数的增加(P <0. 05);随着大蒜提取液质量浓度的增大,感官评价值逐渐增高,质量浓度在6 g/L时,具有最好的感官评价,随后逐渐下降。与未处理罗非鱼相比,6 g/L蒜汁处理的罗非鱼肉在贮藏后腥味物质相对含量明显减小。蒜汁不仅具有掩盖罗非鱼肉腥味的作用,还能抑制腥味的产生,可为大蒜水提物在鱼肉制品的脱腥领域的研究和实际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分类号: O657.63`TS254.4

  • 相关文献

[1]基于戊糖片球菌发酵酶解鲫鱼基料的工艺研究. 张芸,汪兰,章蔚,高琼,熊光权,王静. 2019

[2]响应面法优化海鲈鱼片脱腥工艺. 张海燕,吴燕燕,李来好,杨贤庆,林婉玲,胡晓,魏涯. 2019

[3]罗非鱼加工副产物脱腥工艺及其腥味物质分析. 邢贵鹏,黄卉,李来好,杨贤庆,陈胜军,郝淑贤,岑剑伟,林婉玲,林织. 2019

[4]白鲢鱼体内腥味物质的脱除方法研究. 廖涛,杨玉平,白婵,鉏晓艳,李海蓝,李小定,吴文锦,熊光权. 2018

[5]鱼肉腥味物质的来源及控制方法研究进展. 吴燕燕,朱小静. 2016

[6]紫菜鳜鱼脱腥及调味工艺优化研究. 马凯迪,黄琼,李莹,柴智,马恺扬,宋欣欣. 2022

[7]无腥味大豆种质创新与利用. 景玉良. 2002

[8]全蛋液脱腥工艺及其效果评价. 卢嘉,林菲,卢晓明,黄亚涛,王凤忠,范蓓. 2017

[9]海洋活性胶原肽酶解液的脱色脱腥工艺. 宋永相,孙谧,王海英,王跃军,李伟,袁翠. 2008

[10]鹿肉的脱腥和嫩化技术. 张秀莲. 2013

[11]鱼酱脱腥调味工艺研究. 王建辉,李高阳,成媛媛,刘冬敏,谭欢. 2012

[12]罗非鱼下脚料酶解液脱腥去苦的研究. 张桢,马海霞,杨贤庆,周娟娟,杨燕,梁慧. 2012

[13]大豆蛋白与鱼肉复合蛋白挤压中鱼糜的制备研究. 赵贵兴,张光,毕伟伟,王净,杨春华,孙冰玉,刘琳琳,石彦国,范洪臣. 2016

[14]用马哈鱼下脚料制作鱼排的加工工艺. 毕士川,黄冬梅,陈洁. 2003

[15]姜、蒜、香菜水提液对罗非鱼片腥味的影响及脱腥配方优化. 黄卉,郝淑贤,李来好,吴燕燕,赵永强,岑剑伟,魏涯,相欢. 2023

[16]香菜和香茅对鲜鲈鱼片的脱腥、抑菌效果. 吴燕燕,朱小静,林婉玲,李来好,杨贤庆,邓建朝,陈胜军. 2018

[17]我国传统发酵鱼制品的研究进展. 周蓓蓓,杨松,闫晓明,宋亚琼,尤逢惠,王凯. 2013

[18]脂质体在体外消化过程中的氧化稳定性. 田蒙蒙,李娜,魏富强,卢筠梦,韩剑众,刘玮琳. 2016

[19]加热方式对鸡肉制品不同部位脂质氧化的影响. 谢东娜,王道营,闫征,诸永志,王咏梅,陈本生,徐为民. 2019

[20]咸蛋腌制添加抗氧化剂改善蛋黄的内质特性. 孙静,杜金平,杨华,向俊,胡天平.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