镧改性生物炭对砷污染红壤的修复效应及酶活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谢金倪

作者: 谢金倪;李莲芳;吕鹏;王紫含;颜澳;康梦琦;周雪;叶婧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生物炭;红壤;砷;钝化;酶活性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气象

ISSN: 1000-6362

年卷期: 2024 年 45 卷 012 期

页码: 1391-140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高温限氧裂解制备而成的生物炭作为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固碳减排的重要抓手,在环境污染修复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市场前景较好。作为土壤修复的功能材料,生物炭对重金属吸附固定能力不足,限制了其应用推广,而生物炭经改性设计后制备的工程材料已成为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重要发展方向。本研究以木屑为原料制备生物炭(BC),辅以镧改性设计制得镧改性生物炭(LBC),开展为期30d的土壤培养试验,以施用镧改性生物炭(LBC)、生物炭(BC)、不施炭材料(CK)的砷污染红壤为研究对象,设置30%、70%、100%田间持水量共3种土壤含水量条件,探讨生物炭在镧改性前后对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砷污染红壤的修复效应。结果表明:(1)施用镧改性生物炭有利于缓解南方红壤的酸化现象。当土壤培养试验结束时,在30%、70%、100%田间持水量下,LBC处理的土壤pH值较CK处理升高0.86~1.20个单位,较BC处理提升0.09~0.44个单位。(2)施用镧改性生物炭有助于固定污染红壤中的砷。LBC应用于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砷污染红壤,全周期固定效率达54.7%~90.0%,培养末期(第30天)固定效率达81.0%~85.8%,BC施用后在全周期内土壤砷较CK处理活化135.4%~895.9%。(3)镧改性生物炭对土壤砷的固定效应主要与施用后土壤砷形态的转化有关。LBC施用后土壤砷由非专性吸附态向残渣态等稳定的形态转化,而添加BC的土壤中非专性吸附态砷含量升高,促进了土壤砷活化。(4)镧改性生物炭修复砷污染红壤的同时,对土壤酶活性等微生态情况未构成明显不良影响。施用LBC可以提升土壤脲酶及过氧化氢酶活性,虽导致土壤磷酸酶及蔗糖酶活性略有降低,但土壤蔗糖酶活性较BC处理更高。综上所述,镧改性生物炭应用于砷污染红壤修复潜力较大。

分类号: TB34%X53

  • 相关文献

[1]不同秸秆材料与制备工艺下生物炭性质及对土壤重金属的钝化效应. 占国艳,陈振宁,童非,沈华光,高岩,刘丽珠,张振华,卢信. 2021

[2]生物炭对灰漠土铬Cr(Ⅲ)污染的钝化及生物有效性的影响. 任静,葛春辉. 2021

[3]生物炭添加对猪粪菌渣堆肥过程中Cu、Zn的钝化作用. 王义祥,李波,叶菁,刘岑薇,林怡. 2019

[4]烟秆生物炭钝化土壤镉的作用与效果初探. 何德飞,陈伟盛,梁杰聪,黄栩荣,路丛顼,刘忠珍,黄玉芬. 2025

[5]施用鸡粪对海泡石钝化修复镉污染菜地土壤的强化效应及土壤酶活性影响. 王永昕,孙约兵,徐应明,秦旭,王林,赵立杰. 2016

[6]生物炭负载铁前后对复合污染土壤中Cd、Cu、As淋失和形态转化的影响研究. 吴萍萍,李录久,李敏. 2017

[7]生物炭对砷污染土壤中青稞生长及砷积累的影响. 潘崇双. 2024

[8]红壤区施用稻草源生物炭对烟叶钾含量的影响. 柳开楼,胡惠文,叶会财,胡秋萍,胡志华,黄庆海,李大明,余喜初. 2018

[9]生物炭/石灰混施对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稳定化效应. 戴思睿,李莲芳,秦普丰,朱昌雄,叶婧,耿兵,刘雪,李红娜,李峰. 2021

[10]施用生物炭提高酸性红壤茶园土壤的微生物特征及酶活性. 郑慧芬,吴红慧,翁伯琦,叶菁,曾玉荣,王义祥. 2019

[11]生物炭对土壤有效镉含量和甘蔗镉吸收的影响. 唐国磊,刀静梅,冯璐,施永祥,尹文友,李如丹. 2022

[12]生物炭对土壤微生物量及其群落结构的影响. 盖霞普,翟丽梅,王洪媛,刘宏斌,任天志,雷秋良,武淑霞. 2017

[13]9个晚籼稻品种在红壤中的耐酸性鉴定及有关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杨宙,曹丰生,熊运华,束爱萍,刘秀梅. 2016

[14]不同改良措施对第四纪红壤酶活性的影响. 赵婧,王亚男,曾希柏,文炯,温云杰,吴翠霞,郑重. 2022

[15]施用磷肥对南方酸性红壤镉生物有效性及土壤酶活性影响. 王朋超,孙约兵,徐应明,秦旭,赵立杰,王林. 2016

[16]生物炭对东北大豆不同生育期根际黑土环境的影响. 丁俊男,王慧,李鑫,来永才,刘明. 2021

[17]生物炭负载氨氮对土壤碳排放、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杨如意,董艳红,肖鑫,徐艳丽,况帅,宋文静,董建新,郑学博. 2024

[18]模拟酸雨条件下生物炭对北亚热带栎林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 田子微,胡海波,冯渊圆. 2023

[19]生物炭对东北酸性土养分含量、酶活性及大豆产量的影响. 代舟,孟军,田晓翠,祝敬宜,李红宇,丁国华,郑桂萍,殷大伟. 2016

[20]改性明矾浆对土壤中镉、铅可提取性的影响研究. 李凝玉,郭彬,傅庆林,丁永祯,李华,丁能飞. 201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