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温、含水率对针芽绿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朱宏凯

作者: 朱宏凯;董春旺;张坚强;刘飞;叶阳;何华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含水率;主成分分析;针芽形绿茶;加工;叶温

期刊名称: 中国食品学报

ISSN: 1009-7848

年卷期: 2016 年 16 卷 04 期

页码: 224-236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明确针芽形绿茶加工过程叶温、含水率变化对产品感官品质的影响,构建了以加工过程中叶温、含水率为自变量的针芽形绿茶感官品质评价模型。检测116批针芽形绿茶在加工过程中的叶温、含水率参数,通过叶温、含水率与对应样品感官评价总分的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探明叶温、含水率参数与感官品质的关系。采用主成分逐步回归方法,以82批样品的叶温、含水率参数与感官审评总分建立感官品质评价模型,并以34个样品验证模型。研究结果显示:除复烘叶温外,其它参数均与感官品质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制品叶温、含水率参数与感官品质的相关作用主要是通过复烘叶含水率的间接作用实现的。将加工过程的11个叶温、含水量参数做主成分分析,采用前6个主成分逐步回归,构建的感官品质评价模型决定系数R2=0.746,P<0.01,拟合程度高,回归模型显著。通过模型验证真实值与预测值的相关系数达0.843,表明该模型评价针芽形绿茶感官品质较为准确。通过该模型的建立,结合温度、含水率的快速无损检测技术,可在加工过程中快速预测产品品质。

分类号: TS272.51

  • 相关文献

[1]基于太赫兹成像技术的大豆叶片水分含量测定. 步正延,李臻峰,宋飞虎,李斌,李静. 2018

[2]基于机器视觉和工艺参数的针芽形绿茶外形品质评价. 董春旺,朱宏凯,周小芬,袁海波,赵杰文,陈全胜. 2017

[3]针芽形绿茶外形品质智能化感官评价方法研究. 董春旺,张坚强,洪文娟,何华锋,朱宏凯,刘飞,叶阳. 2014

[4]甜糯玉米加工品质对玉米汁的适宜性评价. 宋江峰,李大婧,刘玉花,刘春泉. 2010

[5]贵州扁形茶脱毫、提香过程中叶温主要变化规律初探. 崔鑫霞,罗显扬,郑文佳. 2010

[6]红茶通氧发酵过程中发酵叶相变化分析. 潘科,沈强,申东,杜晓. 2014

[7]水稻温敏核不育系植株温度特征及应用研究. 胡凝,吕川根,邹江石,夏士健,姚克敏. 2006

[8]土壤水分对小麦叶片含量水量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王纪华,赵春江. 2001

[9]预凋萎烟叶烘烤过程中水分迁移干燥及形态收缩特性. 魏硕,徐宸,王松峰,汪代斌,李常军,江厚龙,王洪峰,朱晓伟,宋朝鹏. 2018

[10]土壤水分对小麦叶片含水量及生理功能的影响. 王纪华,赵春江,黄文江,郭晓维,李鸿祥. 2001

[11]远红外成像技术在植物干旱响应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刘亚. 2012

[12]冬小麦拔节后霜冻害与叶温的关系. 冯玉香,何维勋,饶敏杰,钟秀丽. 2000

[13]耐旱杂草稻幼苗光合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丁国华,马殿荣,杨光,张凤鸣,白良明,孙世臣,姜树坤,王彤彤,夏天舒. 2016

[14]小麦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产量的影响及干旱诊断方法初探. 王宏,于沪宁,邓根云,郑大玮,刘中丽. 1989

[15]基于远红外热成像的叶温变化与玉米苗期耐旱性的研究. 刘亚,丁俊强,苏巴钱德,廖登群,赵久然,李建生. 2009

[16]高灵敏度热电偶在托里阿魏叶片的蒸腾流和蒸腾降温测定中的应用. 张萍,郝秀英,于瑞凤,周红梅,朱建军. 2019

[17]紫苏叶含水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冰点的研究. 王勇,李雪,田志刚,刘香英,南喜平. 2016

[18]树枝直刃剪切数学模型与试验. 王慰祖,吴良军,杨洲,陆华忠,汪刘一,郭晓伶. 2016

[19]9K-34型秸秆饲料压块机的试验研究. 张旭,丛福滋,王庆杰,高连兴. 2008

[20]种子介电常数测定装置设计及原理分析. 张本华,王建忠,邱立春,李成华. 200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