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蛋白发酵乳酸菌对模拟胃肠道环境的耐受性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芸

作者: 刘芸;曹宜;刘波;刘丹莹;陈倩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物蛋白;植物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人工胃液;人工肠液

期刊名称: 福建农业学报

ISSN: 1008-0384

年卷期: 2013 年 28 卷 07 期

页码: 709-713

摘要: 通过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研究植物蛋白发酵乳酸菌植物乳杆菌FJAT-7926(Lactobacillus plantarum FJAT-7926)和干酪乳杆菌FJAT-7928(Lactobacillus casei FJAT-7928)在不同pH值人工胃液和不同胆盐浓度人工肠液下的存活情况。结果表明,pH3.0的人工胃液对2株菌的存活影响较小。经4h处理后,2株菌的存活数都在1×108cfu·mL-1以上,存活率分别为56.06%和55.65%。pH2.0的人工胃液对2株菌的影响较大,经2h处理后,2株菌的存活数降至1×105cfu·mL-1,4h后,2株菌存活数分别为3.67×102 cfu·mL-1和2.30×103cfu·mL-1。2株菌对不同胆盐浓度的人工肠液均有较好的耐受性。0.1%胆盐浓度的人工肠液对2株菌的存活基本没影响。随着胆盐浓度的升高,2株菌的存活率有所下降,但都与初始菌数维持在同一数量级上。在中高浓度胆盐(0.3%和0.5%)的人工肠液中处理4h后,植物乳杆菌FJAT-7926的存活率在70%以上,干酪乳杆菌FJAT-7928的存活率在40%以上。可见这2株菌均有较强的胃肠道环境耐受力,符合微生态制剂和乳酸菌发酵功能食品菌种耐受肠胃环境的要求,在植物乳酸菌发酵食品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分类号: TS201.4

  • 相关文献

[1]不同包埋处理对杨梅酚酸稳定性的影响. 胡杰,郜海燕,房祥军,吴伟杰,陈杭君,穆宏磊. 2020

[2]AEE在人工胃/肠液和肠道菌群及生物样品中的稳定性. 陶琦,秦哲,白莉霞,刘希望,李世宏,杨亚军,李剑勇. 2021

[3]动物益生菌短短芽胞杆菌FJAT-1501-BPA制剂的制备及其益生特性评价. 车建美,刘波,刘国红,陈倩倩,葛慈斌,蓝江林,叶少文. 2017

[4]人工胃/肠液和大鼠肠道菌群对氟苯尼考磺胺噻唑稳定性的影响. 朱兆晗,刘希望,杨亚军,白莉霞,秦哲,李世宏,李准,李剑勇,葛闻博. 2023

[5]干酪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组合发酵豆酪的加工工艺. 郑梅霞,朱育菁,陈峥,刘芸,邓元源,刘欣,刘波. 2018

[6]1株植物乳杆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黄怡,王士长,刘金萍. 2006

[7]两株自选乳酸菌的益生特性. 林晓姿,梁璋成,何志刚,李维新,任香芸. 2012

[8]豆腐乳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与发酵特性研究. 刘芸,刘波,刘欣,阮传清,曹宜. 2019

[9]黑豆酸奶发酵微生物鉴定与发酵特性研究. 刘芸,刘波,朱育菁,曹宜,马丽娜,刘丹莹,张衡宇. 2011

[10]旋毛虫成虫新生幼虫及肌幼虫的收集方法. 史晓红,石磊,窦兰清,朱兴全,牛炳亨. 1993

[11]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YYS-J9的筛选、鉴定及体外功效评价. 官雪芳,王琦,徐梅,赵大洲,于添,赖恭梯,黄颖颖. 2024

[12]高活菌率的干酪乳杆菌微胶囊研究. 周曼,柳永,毛争争,冯海,汤江武. 2014

[13]干酪乳杆菌对黄瓜籽饮料发酵条件的优化. 李欢欢,李苏红,谢婉莹,董墨思,马丹. 2017

[14]干酪乳杆菌对北京黑猪育肥阶段肠道消化物菌群组成及乳酸、短链脂肪酸和长链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王四新,季海峰,王红卫,刘辉,石国华,张董燕,王晶,张伟,王雅民. 2020

[15]益生菌干酪乳杆菌FM10-3生物学与发酵特性分析. 王英,周剑忠,仇小妹,刘小莉,马艳弘,黄开红. 2013

[16]酵母菌乳酸菌共发酵对荔枝汁品质的影响. 邹颖,邹波,余元善,徐玉娟,吴继军,肖更生,傅曼琴. 2019

[17]干酪乳杆菌发酵荔枝汁在模拟胃肠道中耐受能力及其抑菌性的研究. 关小莺,温靖,肖更生,徐玉娟,吴继军,余元善,邹波. 2019

[18]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Lactobacilluscaseisubsp.caseiSY_(13)对衰老模型小鼠的抗氧化作用. 张书文,吕加平,孟和毕力格,刘鹭,胡鲜宝. 2010

[19]LactobacilluscaseiAST18抗真菌特性生及其在酸奶保鲜中的应用. 李红娟,刘鹭,张书文,孔凡丕,孙卓,吕加平. 2011

[20]鲜龙眼果肉的干酪乳杆菌发酵特性的研究. 龚小洁,余元善,徐玉娟,吴继军,肖更生,陈卫东. 201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