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药剂对蚕豆赤斑病综合防控效果分析及综合防控体系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新
作者: 陈新;袁星星;崔晓艳;顾和平;陈华涛;张红梅;刘晓庆;张智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蚕豆;赤斑病;药剂防控;防控体系
期刊名称: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
ISSN: 1672-755X
年卷期: 2015 年 01 期
页码: 73-77
摘要: 赤斑病是我国蚕豆上最重要的要病害之一,近几年由于气候变化反常,该病在一些地区发展尤为严重。在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持下,于2011—2013年对国内8个不同产区蚕豆赤斑病进行药剂筛选试验,化学药剂中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赤斑病田间综合防效达到80%以上,对蚕豆产量也比对照增产16%以上;生防药剂中裁菌平均防效达到40%以上,蚕豆产量也比对照增产8%左右,起到了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还建立了包括资源筛选、早期预警机制建立、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手段的立体防控体系。
分类号: S436.43
- 相关文献
[1]几种生物农药对青海蚕豆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张乐怡,刘宇,陈平强,翁华,马志卿. 2022
[2]青海省22份蚕豆种质资源对赤斑病的抗性鉴定. 张贵,喻敏博,侯璐,郭兴莲,张宪,李萍. 2021
[3]蚕豆赤斑病病原菌鉴定. 黄燕,段灿星,东方阳,朱振东. 2011
[4]不同杀菌剂对蚕豆赤斑病防治效果试验. 顾和平,陈新,陈华涛,崔晓燕,袁星星,张红梅. 2012
[5]灰葡萄孢蚕豆分离物的遗传多样性. 黄燕,朱振东,段灿星,武小菲,东方阳. 2014
[6]蚕豆马铃薯间作种植对蚕豆赤斑病的防控效果. 杜成章,陈红,李艳花,曾宪琪,王萍,张继君,孟繁霞. 2013
[7]甘薯茎基部腐烂病病原鉴定及药剂防控试验. 刘伟明,何贤彪,刘也楠,黄立飞. 2019
[8]水稻旱直播田抗性杂草药剂防控试验研究. 朱春梅,孙环宇,周长勇. 2021
[9]水直播条件下黑龙江省稻瘟病及纹枯病药剂防控技术研究. 马军韬,张国民,张丽艳,邓凌韦,王永力,高洪儒,肖明纲,赵北平,任洋,宫秀杰. 2023
[10]草地贪夜蛾种群监测与药剂防控效果研究. 曾亚成,冯建设,邱荣洲,金化亮,苏锦辉. 2023
[11]六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控效果分析. 廖遥,陈恩发. 2023
[12]我国食用农产品EMA防控体系构建研究. 张星联,张慧媛. 2019
[13]黄岩橘区柑橘黄龙病防控体系实践及成效. 余继华,钟列权,鹿连明,林飞荣,吴静,张敏荣. 2020
[14]实施集成创新战略 建立崇明生态岛农业立体污染防控体系. 章力建,顾晓君,朱立志,吕卫光,冯志勇. 2006
[15]天津市海水养殖外来物种输入特征及防控体系研究. 乔延龙,殷小亚,贾磊. 2019
[16]我国蜜蜂病虫害综合防控体系建设. 王强,周婷,王勇. 2010
[17]规模猪场弱仔猪的处理策略研究. 薛墨庸,于小斐,门子富,庄志伟. 2017
[18]疯牛病的研究动态和我国防控体系建设. 秦玉昌,吕小文,李军国,杨海峰,李辉,王静. 2006
[19]我国应用赤眼蜂防治稻螟技术及研究进展. 李有志,万方浩. 2016
[20]火龙果赤斑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柳凤,欧雄常,詹儒林,吴婧波.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PMMS-Net和叶绿素荧光成像的绿豆叶斑病抗性鉴定方法
作者:李洁;高尚兵;余骥远;陈新;李士丛;袁星星
关键词:绿豆叶斑病;抗性鉴定;叶绿素荧光图像;坐标注意力机制;深度可分离卷积
-
大豆籽粒Ve含量的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作者:张红梅;张威;王琼;贾倩茹;孟珊;熊雅文;刘晓庆;陈新;陈华涛
关键词:大豆;籽粒;Ve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候选基因
-
高产早熟夏大豆新品种苏夏18的选育
作者:黄璐;张晓燕;王书维;袁星星;陈新;王润东;薛晨晨
关键词:苏夏18;大豆;选育;高产;早熟
-
大豆叶型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与候选基因鉴定
作者:王琼;朱宇翔;周密密;张威;张红梅;陈新;陈华涛;崔晓艳
关键词:大豆;叶型;异形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SNP标记
-
大豆铝激活苹果酸转运家族基因GmALMT8的鉴定与功能验证
作者:刘慧;许文静;张红梅;刘晓庆;张威;王琼;朱月林;陈华涛
关键词:菜用大豆;苹果酸;候选基因;功能分析
-
不同氮源处理对4个木薯品种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者:赵金铃;潘晋龙;吴宇垚;韩昊祥;张怀方;陈新;曾长英
关键词:木薯;无氮;硝态氮;铵态氮;氮素利用效率;生长发育
-
大豆四种游离氨基酸高含量优异种质鉴定及GWAS分析
作者:熊雅文;贾倩茹;周苗苗;张红梅;陈华涛
关键词:大豆;游离氨基酸;全基因组关联分析;S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