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茶树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农玉琴
作者: 农玉琴;巫虹颖;翁小婷;韦锦坚;骆妍妃;阳景阳;陈杏;陈远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干旱胁迫;茶树;生理特性;抗性评价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科学
ISSN: 0517-6611
年卷期: 2024 年 016 期
页码: 96-100
摘要: 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自然干旱胁迫下3个茶树品种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变化规律,并运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3个茶树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干旱胁迫显著提高了3个茶树品种幼苗叶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和脯氨酸(Pro)含量,显著降低了叶绿素相对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至15 d, 3个茶树品种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含量均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先上升后下降;SOD、POD、CAT活性先快速升高,在胁迫11 d后开始趋于平缓;SP、SS和Pro含量均呈显著上升趋势。此外,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结果显示,3个茶树品种的抗旱性表现为板塘C>中茶108>王丰瑞-6号。
分类号: S571.1
- 相关文献
[1]干旱胁迫对不同茶树品种生理特性的影响. 刘玉英,徐泽,罗云米. 2010
[2]干旱胁迫对甘薯生理特性的影响. 吴巧玉,何天久,夏锦慧. 2013
[3]持续干旱胁迫对青薯9号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邓仁菊,卢扬,曾宪浩,何天久,潘建梅,雷尊国. 2017
[4]外源钙对干旱胁迫下木豆种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陈莹,王普昶,赵丽丽,杨春燕,宋高翔. 2014
[5]黑豆边缘细胞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和对根系生理特性的影响. 邢承华,吴韶辉,梅忠,陈雪,罗小会. 2012
[6]干旱胁迫对冬小麦水分关键期的生理特性和物质生产影响. 张继波,薛晓萍,李楠,李鸿怡,张磊,宋计平. 2019
[7]不同小麦品种的生理和产量特性对灌浆期干旱胁迫的响应. 李国领,齐学礼,张志强,罗鹏,辛均安,李延峰,史利霞. 2018
[8]盐旱胁迫下侧柏幼苗的生理响应及水杨酸的调控作用. 偶春,胡欣,姚侠妹,徐莹莹,王伟,王群群. 2019
[9]干旱胁迫对金花茶幼树生理特性的影响. 张武君,黄颖桢,赵云青,刘保财,陈菁瑛. 2018
[10]干旱胁迫对东方百合根叶生理功能及花粉育性的影响. 贾文杰,王祥宁,马璐琳,段青,杜文文,崔光芬. 2017
[11]小叶红叶石楠和红叶石楠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响应. 王伟伟,吕春华,窦全琴. 2014
[12]干旱胁迫对大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田萌,王丽慧,钟启文,边海燕,田洁. 2018
[13]干旱胁迫对高羊茅航天诱变新品系生理特性的影响及综合评价. 李娟,雷霞,王小利,牟琼,杨春燕,吴佳海. 2017
[14]干旱胁迫对喀斯特地区野生茶树幼苗生理特性及根系生长的影响. 牛素贞,宋勤飞,樊卫国,陈正武. 2017
[15]灌浆期干旱胁迫对水稻生理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杨晓龙,程建平,汪本福,李阳,张枝盛,李进兰,李萍. 2021
[16]干旱胁迫对甜荞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方正武,卢奕霏,丁富功,王娜,康珍,侯泽豪,张迎新,王书平,马东方,刘易科,朱展望. 2021
[17]5个紫苏品种的抗旱生理学评价. 赵刘赵,冯晓英,何天久,商志伟,杨小华,罗充. 2021
[18]不同外源物质喷施对干旱胁迫下‘云麻1号’苗期生理的影响. 杨志晶,李光菊,李璇,黄兴,刘飞虎,杜光辉. 2020
[19]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马铃薯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焦志丽,李勇,吕典秋,王晶英. 2011
[20]干旱和盐胁迫对冰菜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练冬梅,李洲,姚运法,张少平,林碧珍,洪建基,赖正锋. 2023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紫脉龙韵"苦茶主要滋味品质评价
作者:吴玲玲;黄静;巫虹颖;梁贤智;翁小婷;骆妍妃;农玉琴;王明释;陈远权
关键词:苦茶;紫脉龙韵;多元统计;滋味品质;苦茶碱
-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葡萄生长、品质及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
作者:车建美;赖恭梯;李思雨;郭奥琳;陈冰星;陈杏;刘波;赖呈纯
关键词:复合微生物;短短芽孢杆菌;贝莱斯芽孢杆菌;葡萄;品质;土壤
-
不同干燥工艺对金牡丹茶树花品质及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作者:梁贤智;骆妍妃;阳景阳;农玉琴;陈杏;梁光志;陈远权
关键词:茶树花;干燥工艺;感官品质;氨基酸组分;挥发性成分
-
樟科植物无性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作者:翁小婷;陈尚钘;宁晓丹;毛卓佳;王雪芳;付丹;陈远权;汪加魏
关键词:樟科;无性繁殖;生物因子;非生物因子
-
油梨叶茶的香气成分与品质特点分析
作者:钟剑章;韦哲君;王文林;谭秋锦;许鹏;农玉琴;汤秀华
关键词:油梨叶茶;香气成分;固相微萃取(SPME);气相色谱-质谱(GC-MS);相对气味活度值(ROAV)
-
施磷量对玉米-大豆间作根际红壤无机磷形态及磷吸收的影响
作者:覃潇敏;农玉琴;骆妍妃;陆金梅;覃宏宇;陈远权;韦锦坚;韦持章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红壤;施磷水平;无机磷形态;作物磷吸收
-
不同磷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对红壤无机磷组分及有效磷的影响
作者:骆妍妃;覃潇敏;农玉琴;陆金梅;覃宏宇;阳景阳;李金婷;韦锦坚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磷水平;无机磷组分;土壤有效磷;磷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