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区试品系DUS测试的分子标记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立新

作者: 王立新;常利芳;李宏博;季伟;刘丽华;赵昌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DUS测试;分子标记;DNA指纹

期刊名称: 作物学报

ISSN: 0496-3490

年卷期: 2010 年 36 卷 07 期

页码: 1114-1125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了确定测试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区试品系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DUS)的分子标记,采用156个来自我国不同麦区的品种对SSR、EST-SSR和AFLP-SCAR标记的1334对引物进行筛选,根据在染色体上分布均匀、多态性信息指数较高、带型清晰、不同等位变异的带型易于区分及PCR产物稳定的原则,筛选出105对小麦品种DUS测试的分子标记引物,包括63对SSR引物、21对EST-SSR引物和21对AFLP-SCAR引物,可以检测122个位点的754个等位变异,平均每条染色体上被检测位点5.8个,平均每个位点包含7.2个等位变异。根据DUS测试的需求、引物的染色体分布、PIC值大小和带型特点,将105对引物分为21对核心引物、29对一级备用引物和55对二级备用引物。核心引物分辨力较高,可以完成约80%品系的特异性检测,约95%品系的种子纯度检测和约60%品系的一致性、稳定性检测;备用引物用于确定品系DNA位点纯合率和相似品种(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以判断DNA指纹相同或相似的品种(系)之间的相似性和特异性,评价核心标记中具有非纯位点的品系的DNA位点纯合度,同时完成核心引物未能完成的少数品系的种子纯度检测。通过在2006—2007、2007—2008、2008—2009年度对464个冬小麦区试品系DUS测试中的应用,证明105对引物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和实用性,可以完成90%以上参试品系的DUS检测。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MFLP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应用. 宗现昭,孟颢光. 2008

[2]生命科学研究中的标记技术. 龙华,郑英,陈建武,张燕,余其兴. 2006

[3]SSR分子标记在橡胶树栽培品种鉴定中的应用. 安泽伟,曾霞,胡彦师,方家林,程汉,位明明,黄华孙. 2021

[4]建立小麦品种DNA指纹的方法研究. 王立新,李云伏,常利芳,黄岚,李宏博,葛玲玲,刘丽华,姚骥,赵昌平. 2007

[5]小麦-长穗偃麦草矮秆种质系的鉴定及遗传分析. 崔淑佳,卢虹,崔雨,高居荣,王洪刚,李兴锋. 2015

[6]利用STS标记检测我国小麦推广品种的抗穗发芽基因型. 杨燕,王晓丽,刘世鑫,赵献林. 2013

[7]黄淮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系)1Dx5+1Dy10的分子检测与分析. 王静,刘东涛,冯国华,赵军海,陈荣振. 2010

[8]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基因Glu-D1d共显性分子标记在育种中的应用. 刘东涛,陈荣振,冯国华,刘世来,王来花,李德民,张会云,王静. 2008

[9]优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1Dx5+1Dy10的分子检测. 刘东涛,陈荣振,刘世来,王来花,李德民,张会云,王静,冯国华. 2008

[10]部分小麦品种(系)品质相关基因的分子检测. 马红勃,刘东涛,冯国华,陈荣振,张会云,王静,贾辉辉. 2015

[11]黄淮麦区部分小麦品种(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SDS-PAGE和分子标记分析. 王静,刘东涛,陈荣振,冯国华,张会云,马红勃. 2015

[12]小麦矮秆基因的研究进展. 康苏花,兰素缺,李杏普,柏峰. 2010

[13]小麦抗秆锈病基因Sr22的SSR新标记. 韩建东,朱桂清,李伟华,曹远银. 2010

[14]小麦数量性状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杨文利,王立新,张钢民,马峙英,周丽艳. 2002

[15]我国小麦主推品种穗发芽抗性鉴定及相关分子标记的评价. 孙果忠,游光霞,孙京燕,张秀英,武淑祯,苑菲,王海波,肖世和. 2010

[16]穗发芽抗性相关分子标记在73个小麦品种中的有效性评价. 白宇皓,陈真真,谈宏斌,刁慧珊,梁邦平,李家创,刘洋,武军,赵继新. 2016

[17]基于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小麦SSR扩增体系优化. 李勇,牛永春. 2009

[18]小麦农家品种红麦(京2747)主效抗条锈病基因的RAPD标记. 牛永春,檀根甲. 2006

[19]小麦矮秆种质山农11069-5矮秆基因的遗传分析及分子定位. 杨秋平,杨阳,王鑫,马莹雪,张明,王洪刚. 2015

[20]我国主要小麦推广品种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子检测. 刘兵,李绍慧,王永强,胡东维. 201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