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和镉及铅在玉米根际土壤中的形态变化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陈家武

作者: 卢以群;陈志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根际土壤;铜;镉;铅;形态变化

期刊名称: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7-1032

年卷期: 2007 年 33 卷 05 期

页码: 118-12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通过根际栽培试验,对玉米根际土壤中铜、镉、铅的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可交换态铜随时间的延长显著上升,20d左右达到最大(0.97mg/kg),然后逐渐回落,40d恢复到起始水平,之后继续下降.可交换态镉的变化趋势与可交换态铜大至相似,同样经历了先升后降的过程,25d达到最大值(0.43mg/kg),其后维持此含量,50d后逐渐下降.可交换态铅的含量均低于检出下限.2)碳酸盐结合态铜含量在试验初始阶段没有明显变化,约40d后略有升高,随后下降,在整个试验过程的变化仅±1mg/kg.碳酸盐结合态镉和铅的含量在试验期间持续上升,有机结合态镉和铜含量在试验期间呈总体下降趋势.3)铁锰氧化物结合态铜、镉和铅与土壤固相结合比较紧密,变化规律不太明显,但变化幅度较大.4)有机结合态铜在试验初期急剧下降,而后上升,最后维持在与初始含量大致相当的水平.有机结合态镉和铅在试验期间整体呈下降趋势.

分类号: X131.3

  • 相关文献

[1]茶树对铅、镉、铜的吸收累积特性研究. 刘声传,罗显扬,赵志清,喻云春,赵华富,魏杰,吕军. 2011

[2]不同药剂对污染水稻土中重金属有效态的影响. 苗雪雪,林晓燕,裴东辉,黄雷,任重. 2016

[3]密封高压消解罐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土壤重金属. 王北洪,马智宏,付伟利. 2008

[4]一种新的水中铜铅镉检测方法的等效的判定. 崔文文,王小飞,王明锐,易甜,张惠贤,姚晶晶. 2019

[5]攀西地区水果中铜、锌、铬、铅、镉含量污染评价. 杨定清,周娅,雷绍荣,李仁霖,谢永红,黄惠兰,王棚. 2008

[6]Cd、Zn、Pb、Cu复合污染对斑茅生长及吸收富集的影响. 王天顺,陈伟,蒋文艳,杨玉霞,段维兴,王海军,李晓妤,廖洁,莫磊兴. 2020

[7]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芦苇中重金属(铜、锌、铅、镉). 韩平,马智宏,付伟利,潘立刚. 2010

[8]土壤中铅铬铜镉联合测定方法的研究. 陈晓云,詹德江,方中平,杨贺. 2004

[9]土壤镉、铅污染对油菜生长行为及重金属累积效应的影响. 吕建波,徐应明,贾堤,林大松. 2005

[10]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黑木耳中铅、镉、砷、铜、锌和铬. 和丽忠,杜丽娟,严红梅,陈锦玉,黎其万. 2012

[11]原子吸收测定鱼体中的铜、铅、镉——干灰化与湿消解法前处理样品比较. 卢玲,吴伟峰. 2001

[12]固相萃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中铅、镉和铜. 王许诺,王增焕,陈瑛娜. 2016

[13]海泡石改良土壤效果研究. 李丽君,刘平,白光洁,丁玉川,聂督. 2012

[14]珠江口表层沉积物铜铅锌镉的分布与评价. 王增焕,林钦,李纯厚,黄洪辉,杨美兰,甘居利,蔡文贵. 2004

[15]海水中锌、镉、铅、铜的微分电位溶出分析. 袁有宪,王跃军,高成年. 1993

[16]贝类产品镉铜铅锌的含量特征与风险分析. 王增焕,王许诺,林钦. 2011

[17]汽车尾气对茶园土壤和茶叶中铅、铜、镉元素含量的影响. 石元值,马立峰,韩文炎,阮建云. 2001

[18]端视ICP-AES法测定茶叶中铅铜砷镉铬钴. 石元值,马立峰,韩文炎,阮建云. 2003

[19]食品中铅镉铜铬联合测定方法的构建. 李丽娜,詹德江. 2016

[20]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海洋贝类中镉、铬、铜和铅. 龚倩,金高娃,李小蕾,史永富,蔡友琼,顾润润.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