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双剑叶突变体的表型、遗传分析及BR应答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祁永斌

作者: 祁永斌;杨卫兵;叶胜海;刘合芹;金庆生;何祖华;张小明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双剑叶;突变体;BR

期刊名称: 核农学报

ISSN: 1000-8551

年卷期: 2012 年 26 卷 06 期

页码: 5-1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从浙江省主栽晚粳稻品种浙粳22的辐照突变体库中,发现1株分蘖穗穗颈节上着生2片叶片的突变体,多代种植性状稳定,且不受环境条件影响。鉴定结果表明该突变体是由于倒1节间显著缩短所致,其籽粒比野生型略短,剑叶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等光合作用参数均低于野生型;突变表型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对外源油菜素内酯(BR)敏感。RT-PCR结果表明,部分BR合成和代谢相关基因在突变体和野生型中的表达量有差异,推测该突变基因与BR合成和代谢相关。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多角度成像解析大豆冠层的二向反射特征. 张东彦,梁栋,赵晋陵,Coburn Craig,Wang Zhijie,王秀. 2013

[2]水稻9311及其突变体响应白叶枯病菌的活性氧变化. 王涛,胡海涛,张小明,王长春,张维林,严成其,杨玲. 2014

[3]水稻辐射诱变突变体的种子蛋白质成分分析. 卢夏茹,李阳生,韦双双,袁潜华,马启林. 2015

[4]AsA-GSH循环对水稻突变体耐汞性的作用. 曾斌,王飞娟,朱诚,孙宗修. 2008

[5]水稻强优势恢复系9311粒重的诱变改良. 陈忠明,王秀娥. 2005

[6]水稻辐射诱变突变体的种子蛋白质成分分析. 卢夏茹,李阳生,韦双双,袁潜华,马启林. 2014

[7]水稻93-11 EMS诱导突变体的分离与鉴定. 陈忠明,王秀娥,赵彦,张清平,王海燕. 2004

[8]一个水稻显性矮秆突变体的遗传特性与降株高能力. 刘凯,王爱民,严国红,唐红生,孙明法. 2016

[9]水稻长穗颈恢复系9311 eR的诱变选育. 陈忠明,王秀娥,胡兴雨,黄跃. 2005

[10]水稻突变体对除草剂苯达松敏感致死的机理研究. 向太和,杨剑波,黄大年. 2004

[11]水稻突变体对土壤汞胁迫耐性机理的初步研究. 曾斌,赵鹂,朱诚,孙宗修. 2008

[12]多次回交水稻短根突变体RM1的农艺性状. 郝再彬,王军虹,兰小霞,杨连群,一井真比古. 2001

[13]水稻棉絮状花序突变体ecp1的鉴定与基因定位. 郭新睿,杨绍华,刘华清,李刚. 2019

[14]利用基因组编辑技术定点突变IPA1基因创制水稻新株型材料. 刘华清,孙庆山,杨绍华,周淑芬,王锋. 2019

[15]2个水稻叶片卷曲变窄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陈海元,朱晓妹,张所兵,张云辉,方先文. 2021

[16]水稻早衰突变体w14的鉴定和病程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朱永生,徐靖,蒋家焕,郑燕梅,陈丽萍,蔡秋华,王爱荣,张建福. 2020

[17]MNU诱发的水稻巨大胚、甜胚乳两个突变体的RFLP鉴定. 钱前,曾大力,滕胜,朱立煌,熊振民,闵绍楷. 2000

[18]一个新的水稻矮秆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李晓兰,骆卫峰,程治军,谭俊杰,衡月芹,李真,陈良碧,王海洋,王久林. 2013

[19]利用同源四倍体花培途径创建水稻突变体群的研究. 秦瑞珍,程治军,郭秀平. 2005

[20]转基因水稻对赤霉素敏感性的初步研究. 刘松,林钰琼,胡国成,斯华敏,傅亚萍,孙宗修.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