鲮鱼肌肉热变性特点的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邱澄宇

作者: 邱澄宇;吴燕燕;李来好;李刘冬;杨贤庆;陈培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鲮鱼;肌肉热变性;失水率;V值;过氧化物酶活性

期刊名称: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SN: 1007-7405

年卷期: 2005 年 10 卷 01 期

页码: 12-15

摘要: 研究了鲮鱼肌肉在75、85、95℃下加热时, 其fh值、Vp值、失水率以及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变化特点. 研究结果表明: 75℃下鲮鱼肌肉的fh值约为4.0min, 失水率与加热温度成正相关关系; 使鱼肉过氧化物酶完全失活所需的Vp值约为90min. 加热温度高, Vp值增加速率快, 使过氧化物酶失活的时间大大缩短.

分类号: TS254.1

  • 相关文献

[1]草鱼加热过程中肌肉蛋白质的热变性. 吴燕燕,邱澄宇,李来好,林洪,陈培基,郝淑贤,杨贤庆. 2005

[2]某些环境因子对鲫鱼(Carassiusauratus)和鲮鱼(Cirrhinusmolitorella)呼. 区又君. 1996

[3]某些环境因子对鲫鱼(Carassius auratus)和鲮鱼(Cirrhinus molitorella)呼吸作用的影响. 区又君. 1996

[4]提高鲮鱼鱼糜弹性的方法. 杨贤庆,李来好,周婉君,李刘冬,陈陪基,吴燕燕,刁石强. 2003

[5]水径水库鲮鱼分布规律研究. 朱适贤. 1990

[6]麦瑞加拉鲮鱼与本地鲮鱼的生长及营养分析对比. 洗炽彬,刘家照,叶星. 1990

[7]麦瑞加拉鲮鱼(Cirrhinus mrigala)人工繁殖试验. 叶星,刘家照,洗炽彬. 1990

[8]鲮Myf5基因克隆及其SNPs分析. 钟茂春,郑光明,赵建,朱新平,马丽莎,潘德博,陈昆慈,谢文平,史燕. 2010

[9]鲮鱼、麦瑞加拉鲮鱼及露斯塔野鲮酯酶同工酶的电泳研究. 朱新平,林礼堂,夏仕玲. 1992

[10]广东贺江水域野生鲮鱼体表寄生虫典型海弯水虱的种群动态. 王方华,邹为民,李安兴. 2008

[11]鲮鱼源无乳链球菌的鉴定、血清型分析及药敏试验. 刘礼辉,张德锋,李宁求,石存斌,颜曦,付小哲,林强. 2015

[12]水稻种子生活力的研究. 石思信,江潮余,田玥. 1982

[13]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对不育系及杂交一代农艺性状和生化特性的影响. 侯喜林,刘荣云,张竹青,马艳青. 2004

[14]辣椒杂种一代生化特性与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分析. 侯喜林,刘荣云,张竹青,马艳青,戴雄泽,陈文超,周群初,李雪峰. 2004

[15]黄曲霉侵染前后花生过氧化物酶与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陈高,闫彩霞,李春娟,张廷婷,单世华. 2009

[16]甘蔗成熟期蔗叶POD活性与自然脱叶率的相关性分析. 方志存,李如丹,刘少春,高欣欣,樊仙. 2015

[17]甘蔗无根试管苗移栽生根过程中内源激素和POD活性变化的研究. 陈忠良,刘红坚,何为中,莫磊兴. 2013

[18]大豆接种疫霉根腐病菌后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 吴俊江,刘丽君,高明杰,蒲国锋,马淑梅,丁俊杰,郑天琪. 2003

[19]不同抗性大豆品种感染大豆花叶病毒后一些生理生化性状的变化. 廖林,赵荣林,张志权,王金陵. 1993

[20]氮肥对水稻苗POD、SOD活性及稻瘟病发生的影响. 杨秀娟,甘林,阮宏椿,杜宜新,李科,陈福如.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