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蔽花生转入自然光照下光合作用的光抑制及光保护机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正锋

作者: 吴正锋;孙学武;左绍玲;沈浦;刘俊华;万书波;郑永美;于天一;王才斌;陈殿绪;郑亚萍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花生;光抑制;光保护;活性氧;热耗散

期刊名称: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ISSN: 1007-9084

年卷期: 2017 年 39 卷 05 期

页码: 648-65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荫蔽花生转入自然光照下的光抑制及光合恢复过程中的光保护机制,为麦套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大田条件下以花生品种白沙1016为材料,用遮阴网设置不遮光(Control)、遮光50%(S50)和遮光85%(S85)3个处理,研究荫蔽花生转入自然光照下光合荧光参数、活性氧离子产生速率及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遮阴解除后0~5d花生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Pn)和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值)持续降低,Pn和F_v/F_m值各处理均表现为Control>遮光50%(S50)>遮光85%(S85);遮光50%和遮光85%处理净光合速率分别于遮阴解除后10d和20d逐渐恢复到对照水平,F_v/F_m值分别于遮阴解除后12和15d左右恢复对照水平。遮阴解除后0~10d反映热耗散强度的初始荧光F0值、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上升,随后逐步降低恢复到对照水平。进一步研究表明,遮阴解除后0~5d超氧阴离子O_2~(-·)的产生速率迅速增加,第5d超氧阴离子O_2~(-·)产生速率S85>S50>Control;而后随SOD、CAT等活性氧清除酶活性的增强,超氧阴离子O_2~(-·)的产生速率降低。由以上可看出,遮阴解除后5d光合作用的光抑制或光破坏持续加重,活性氧的产生是导致光破坏的重要原因,热耗散和活性氧的清除在光合恢复中起重要的保护作用。

分类号: S565.2

  • 相关文献

[1]水稻热耗散对逆境的响应. 赵霞,杨华伟,刘然方,陈婷婷,奉保华,张彩霞,杨雪芹,陶龙兴. 2016

[2]钙对花生幼苗生长、活性氧积累和光抑制程度的影响. 王芳,杨莎,郭峰,孟静静,孟庆伟,万书波,李新国. 2015

[3]强光下高温与干旱胁迫对花生光系统的伤害机制. 秦立琴,张悦丽,郭峰,万书波,孟庆伟,李新国. 2011

[4]薇甘菊在不同光环境下的生理生态研究. 程汉亭,范志伟,黄乔乔,李晓霞,沈奕德,刘丽珍. 2012

[5]北京地区大叶黄杨春初返青过程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研究. 钟传飞,武晓颖,姚洪军,施征,高荣孚. 2008

[6]苗期遮荫对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吴正锋,王才斌,李新国,王法宏,万书波,刘俊华,郑亚萍,孙奎香. 2009

[7]活性氧及膜质过氧化与花生抗黄曲霉侵染的关系. 梁炫强,潘瑞炽,周桂元. 2002

[8]小冠开心形和细型主干形‘玉露香’梨光能截获与光合作用差异. 蔚露,牛自勉,林琭,姜闯道,王红宁,谢鹏,李志强,郭晋鸣. 2020

[9]Deg2蛋白酶在拟南芥光损伤D1降解及光保护中的作用. 陈娜,温泽文,胡建成,张东远. 2011

[10]通过组配杂种稻途径改进整体光合能力(英). 屠曾平,林秀珍,蔡惟涓,姚萍飞,李小林,ClantonC.BLACK,PaulA.COUNCE. 1997

[11]板栗幼叶展叶过程的反射光谱和叶绿素荧光动力学. 孙山,张立涛,杨兴华,高辉远. 2009

[12]花青苷在果树抗逆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付全娟,魏国芹,孙杨,张立华,孙玉刚. 2015

[13]不同海拔来源宽刺蔷薇的光合日变化及其生理机制. 卫晶晶,杨树华,郭宁,杨爽,李秋香,刘新艳,贾瑞冬,葛红. 2013

[14]用AFLP技术进行水稻光合作用光保护有关基因候选分子标记的研究初探. 陈友订,李晓方,罗文永,姚萍飞,C.C.Black,G.Kochert,S.S. Sung. 2000

[15]牛心朴子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李树华,许兴,郑国琦,何军,马向前. 2003

[16]转PEPC基因水稻的光保护效应的研究. 张谦,焦德茂,张云华,黄雪清. 2004

[17]紫外线-B辐射与3种植物幼苗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紫外线-B敏感性的比较. 侯扶江,郑文菊. 2000

[18]低钾胁迫对玉米苗期光合特性和光系统Ⅱ性能的影响. 杜琪,王宁,赵新华,沙德剑,张艳正,赵凯能,党现什,于海秋. 2019

[19]苹果两种树形叶片对光强和CO2浓度互作的光合响应及光抑制特性. 林琭,李志强,蔚露,王红宁,牛自勉. 2020

[20]NaCl胁迫加重强光胁迫下超大甜椒叶片的光系统II和光系统I的光抑制. 宋旭丽,胡春梅,孟静静,侯喜林,何启伟.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