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植区域双低品种浓香菜籽油的呈香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周琦

作者: 周琦;郑畅;万楚筠;李文林;刘昌盛;魏芳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不同种植区域;双低菜籽;浓香菜籽油;感官评价;关键风味物质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23 年 44 卷 022 期

页码: 287-295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9 个不同种植区域的双低菜籽"中油杂19号"为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嗅闻技术对浓香菜籽油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结果表明:采用双柱在9 个浓香菜籽油中共鉴定出63 种香气活性化合物,总含量范围为222.0~468.9 mg/kg,其中湖南种植的"中油杂19号"总含量最高,江西种植的最低;所有风味物质中香气活度值大于10的有38 种,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与感官评价结果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烤香味主要由2-甲基吡嗪、2,3,5-三甲基吡嗪、2-甲基-3,5-二乙基吡嗪等物质提供,生青味主要由3-丁烯基异硫氰酸酯提供,辛辣味主要由5-己烯腈、4-甲硫基丁腈等物质提供;采用投影变量重要度值共筛选出9 种关键差异物质,包括甲硫醇、2-甲基吡嗪、2,3-二乙基-5-甲基吡嗪、二甲基二硫醚、5-甲硫基戊腈、5-己烯腈、(E,Z)-2,4-戊二烯腈、己醛和二甲基三硫醚,是不同种植地区浓香菜籽油的潜在风味标志物,该研究为浓香菜籽油加工中原料筛选提供了理论参考依据.

分类号: TS255

  • 相关文献

[1]油菜籽品种对浓香菜籽油风味的影响. 张欢欢,张玲,黄桃翠,高飞虎,张雪梅,李雪,杨世雄,梁叶星. 2023

[2]近冰温贮藏对香椿嫩芽品质及关键风味物质的影响. 杨慧,赵守涣,史冠莹,张乐,王晓敏,王赵改. 2019

[3]烘烤花生中关键香味化合物的研究. 李淑荣,王丽,张春红,宋焕禄,王烁,王强. 2010

[4]藜麦副产物挥发性物质检测与关键风味物质评价. 张爱文,江小帆,吴涛,蔡原,刘欢,赵生国,魏玉明,程小宁. 2022

[5]浓香菜籽油SiO2脱胶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曾诗琴,梁强,李云成,赵玲,徐霞,熊伟,宣朴,姚英政. 2023

[6]关于四川浓香菜籽油加工的思考和建议. 赵玲,徐霞,熊伟,姚英政,梁强,宣朴. 2021

[7]不同种类二氧化硅的表征及其在浓香菜籽油低温吸附精炼中的应用. 王未君,杨博,李文林,马旋,刘昌盛. 2023

[8]不同品种菜籽原料与浓香菜籽油风味品质的相关性. 初柏君,扈柏文,李晓龙,武州,于淼,赵慧敏,苏晓霞,惠菊,周琦,王翔宇. 2022

[9]关于菜籽油感官评价标准的探讨. 李浦,宣朴,姚英政. 2020

[10]双低菜籽脱皮冷榨膨化新工艺的研究. 黄凤洪,李文林,黄庆德,钮琰星. 2005

[11]二次中和法制取脱皮双低菜籽复合氨基酸工艺研究. 黄凤洪,王江薇,夏伏建,钮琰星,陆师国. 2004

[12]双低菜籽脱皮膨化加工工艺的研究与实践. 李文林,黄凤洪,王贤良. 2004

[13]二次中和法制取菜籽复合氨基酸新工艺研究. 黄凤洪,夏伏建,王江薇,钮琰星,李建华,刘爱福. 2004

[14]超临界CO_2萃取脱皮菜籽饼粕油脂的可行性. 万楚筠,胡双喜,李文林,邓乾春,黄凤洪. 2014

[15]响应面优化亚临界萃取低温压榨菜籽饼中油脂的工艺及其品质评价. 万楚筠,张明,黄凤洪,郭婷婷,李文林. 2018

[16]亚临界萃取菜籽脱皮低温压榨饼中油脂. 张明,万楚筠,黄凤洪. 2015

[17]双低菜籽脱皮冷榨膨化工艺的中试生产研究. 李文林,黄凤洪,王贤良. 2006

[18]双螺杆冷榨机的研制与应用. 李文林,黄凤洪,顾强华,甘维睿. 2006

[19]水产品鲜度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周德庆,马敬军,徐晶晶. 2004

[20]喀斯特石漠化地区饲用植物青贮化利用. 郭文,熊康宁,张锦华,杨苏茂,许留兴,刘凯旋.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