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土壤类型下长期施肥对土壤养分与小麦产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董鲁浩

作者: 董鲁浩;李玉义;逄焕成;孙庆泉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褐潮土;红壤;长期施肥;产量构成因素

期刊名称: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1007-4333

年卷期: 2010 年 15 卷 03 期

页码: 22-2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基于湖南、北京两地19年的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开展了不同土壤类型下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影响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褐潮土和红壤2种不同土壤类型上,有机无机均衡施肥(NPKM)均能够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而长期不均衡施用无机肥土壤中N、P、K养分在2种土壤上则表现出较低的水平,尤以红壤上降低最为明显。有机无机肥配施能够显著提高小麦产量,与对照处理(CK)相比,在红壤上增产788.32%,对产量形成的贡献率为88.74%;在褐潮土上增产828.05%,对产量形成的贡献率为89.22%。在2种土壤类型上无机均衡施肥(NPK)小麦产量差异比较明显,在褐潮土上的增产潜力高于红壤,而不施P的NK处理小麦则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在褐潮土上减产15.86%,在红壤上则绝产。研究同时发现,在2种土壤上小麦增产途径有所不同,在褐潮土上应以增施磷肥和提高小麦的单位面积穗数为主,而红壤则以增施有机肥和提高小麦的穗粒数为主。

分类号: S158`S512.1

  • 相关文献

[1]重金属元素Cu Zn对大白菜幼苗的毒性效应. 张树清,张夫道,刘秀梅,王玉军,张建峰. 2005

[2]重金属元素CuZn对大白菜幼苗的毒性效应. 张树清,张夫道,刘秀梅,王玉军,张建峰. 2005

[3]长期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对土壤氮素淋失风险的影响. 盖霞普,刘宏斌,翟丽梅,杨波,任天志,王洪媛,武淑霞,雷秋良. 2018

[4]长期施肥对作物产量及褐潮土有机质变化的影响研究. 宋永林,唐华俊,李小平. 2007

[5]长期施肥对褐潮土磷、钾状况及速效供应能力的影响. 宋永林,张淑香,李小平,王丽霞. 2009

[6]长期施肥对褐潮土氮、有机质动态变化的影响. 宋永林,李秀英,李小平. 2010

[7]长期施肥对褐潮土磷素积累、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 李莉,李絮花,李秀英,李燕婷,赵秉强. 2005

[8]纳米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肖强,张夫道,王玉军,张建锋,张树清. 2008

[9]不同施肥处理红壤水肥耦合效应的研究. 杜臻杰,陈效民,邓建强,张勇. 2010

[10]长期不同施肥下黑土和红壤团聚体氮库分布特征. 刘震,徐明岗,段英华,张丽娟,张毅功. 2013

[11]长期施钾对双季玉米钾素吸收利用和土壤钾素平衡的影响. 柳开楼,黄晶,叶会财,韩苗,韩天富,宋惠洁,胡志华,胡丹丹,李大明,余喜初,黄庆海,李文军,陈国钧. 2020

[12]长期施肥对红壤pH,作物产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 蔡泽江,孙楠,王伯仁,徐明岗,黄晶,张会民. 2011

[13]长期施肥对中国3种典型农田土壤活性有机碳库变化的影响. 张璐,张文菊,徐明岗,蔡泽江,彭畅,王伯仁,刘骅. 2009

[14]长期施肥下红壤玉米关键生育期氧化亚氮排放差异及其影响因素. 宋毅,张璐,韩天富,申哲,李继文,李冬初,孟红旗,Ntagisanimana Gilbert,张会民. 2023

[15]长期不同施肥对红壤微生物生长影响. 文顺元,王伯仁,李冬初,李本荣. 2010

[16]长期施肥红壤钾有效性研究. 岳龙凯,蔡泽江,徐明岗,王伯仁,李冬初,黄晶,张会民. 2015

[17]长期施肥对红壤pH、作物产量及氮、磷、钾养分吸收的影响. 蔡泽江,孙楠,王伯仁,徐明岗,黄晶,张会民. 2011

[18]长期不同施肥红壤磷素变化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李冬初,王伯仁,黄晶,张杨珠,徐明岗,张淑香,张会民. 2019

[19]长期不同施肥下红壤氮素的演变特征. 王娟,吕家珑,徐明岗,段英华,王伯仁,黄晶. 2010

[20]长期单施化肥和有机无机配合条件下红壤蔗区土壤生物学性状及细菌多样性差异. 李荣坦,谭宏伟,周柳强,谢如林,黄金生.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