籽用大麻性别连锁标记的验证及SCAR标记开发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赵铭森

作者: 赵铭森;方书生;陈瑶;康红梅;高金虎;陈思远;杨昕;冯旭平;张立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大麻;籽用品种;性染色体;SCAR;MADC

期刊名称: 热带作物学报

ISSN: 1000-2561

年卷期: 2019 年 010 期

页码: 2076-208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大麻是雌雄异株的异花授粉作物,在苗期鉴定出植株的性别,对大麻育种及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开发与籽用大麻品种性别连锁的SCAR标记,本研究以汾麻3号、榆社麻和苍山麻为试验材料,研究已有的11个性别连锁标记在籽用大麻品种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3个标记(OPD-05、UBC-354和MADC2)在籽用大麻品种中呈雄性特异,尚未发现雌性特异条带.回收雄性特异条带并测序,根据测序结果新开发了6个SCAR标记,其中MADC2-8表现最好;进而利用123份已知性别的样本来检测MADC2-8的准确性,发现其平均准确性高达98.34%.该研究不仅丰富了大麻性别鉴定的分子标记,而且为大麻性别研究和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分类号: S563.3

  • 相关文献

[1]大麻染色体行为分析. 辛培尧,尚勋武,郭鸿彦,何承忠,杨明. 2008

[2]大麻雄性相关RAPD和SCAR标记的研究. 李仕金,辛培尧,郭鸿彦,杨明. 2012

[3]斑石鲷(Oplegnathus punctatus)雌、雄鱼核型及Ag-NORs带型分析. 薛蕊,安皓,刘清华,肖志忠,王彦丰,李军. 2016

[4]棉铃虫剂量补偿相关基因Hamsl1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张亚坤,邓中原,谷少华,李显春. 2019

[5]凤鲚染色体核型研究. 蒋俊,庄平,宋超,赵峰,周丽青,耿智,郝长杰,张涛. 2020

[6]棉铃虫性染色体两种分子标记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牛宝龙,翁宏飚,何丽华,沈卫锋,孟智启. 2007

[7]半滑舌鳎染色体核型分析. 周丽青,杨爱国,柳学周,杜伟,庄志猛. 2005

[8]家蚕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 刘增虎,李涛,杨海,刘敏,董占鹏. 2012

[9]尼罗罗非鱼六个性别相关标记的FISH分析. 董在杰,缪为民,袁新华,尤洋,陈家长. 2006

[10]家蚕茧丝相关性状的性连锁QTLs定位与分析. 侯成香,王修业,李冰,徐安英,黄勇平. 2013

[11]番木瓜性别决定的研究进展. 李亚丽,沈文涛,言谱,周鹏. 2009

[12]鱼类性别决定机制及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李云航,孙鹏. 2011

[13]SCAR标记与人工接种鉴定黄瓜种质黑斑病抗性. 孙玉河,魏杰,王惠哲,李淑菊,杨瑞环,管炜. 2012

[14]高粱抗蚜基因分子标记的建立. 李玥莹,赵姝华,杨立国,刘世强. 2003

[15]双孢蘑菇SCAR标记的建立及在菌株群鉴定中的应用. 张静,陈文炳,邵碧英,王泽生,廖剑华,江树勋,李寿崧. 2011

[16]小麦条锈菌条中32号生理小种SCAR检测标记的建立. 张勃,郝保军,王保通,李强,李高宝,郭海鹏,王芳,康振生. 2009

[17]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基因的AFLP分子标记. 姚金晓,杨悦俭,叶青静,王荣青,阮美颖,周国治,姚祝平. 2010

[18]对高粱BTAM428×ICS-12B杂交F_3代及部分抗感品种的SCAR分析. 李钥莹,赵姝华,马纯艳. 2005

[19]洋葱细胞质雄性不育基因RAPD及SCAR分子标记研究. 陈沁滨,侯喜林,陈晓峰,张静宜,薛萍. 2007

[20]与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rf基因连锁标记的开发. 杨立勇,刘灶长,周熙荣,王伟荣,李延莉,蒋美艳,孙超才. 201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