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对镰孢菌根腐病的抗性评价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瑜

作者: 王瑜;袁庆华;何峰;李向林;苗丽宏;仝宗永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紫花苜蓿;木贼镰孢;尖镰孢;抗病性

期刊名称: 中国草地学报

ISSN: 1673-5021

年卷期: 2021 年 011 期

页码: 76-8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探明不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对木贼镰孢与尖镰孢根腐病的抗性,采用温室内米粒接种体接种法,对来自国内外的57个苜蓿品种分别进行了苗期尖镰孢与木贼镰孢的接种,通过对发病率、病情指数和地下生物量等指标的测定,对57个品种进行抗病性鉴定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57个品种木贼镰孢根腐病的病情指数为18.00~98.00,尖镰孢根腐病的病情指数为14.00~97.33,品种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从中筛选出中抗木贼镰孢根腐病品种4个,分别为焉耆、龙牧801、阿波罗Ⅱ和中兰1号;从中筛选出中抗尖镰孢根腐病品种9个,分别为萨帕斯、劳拉、哈尔滨、沧州、和阗、萨兰斯、切罗克和阿尔冈金;均无高抗品种。对木贼镰孢,57个品种相对地下生物量的变化范围为13.77%~93.64%,中抗、中感和高感品种的相对地下生物量均值分别为90.76%、82.37%和49.48%,高感品种与其他品种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对尖镰孢,相对地下生物量的变化范围为22.72%~97.72%,中抗、中感和高感品种的相对地下生物量均值分别为87.74%、75.19%和55.30%,高感材料与其他材料间也存在极显著差异。

分类号: S435.4

  • 相关文献

[1]紫花苜蓿种子对逆境贮藏条件的反应. 李春杰,王彦荣,朱廷恒,余玲. 2002

[2]紫花苜蓿品种白粉病田间抗病性评价. 李敏权,柴兆祥,李金花,张自和. 2002

[3]苜蓿对匍柄霉叶斑病与茎点霉叶斑病的抗性评价研究. 王瑜,刘怡,周彬彬,袁庆华,张丽,潘龙其. 2015

[4]不同苜蓿材料对木贼镰刀菌根腐病的抗病性评价. 辛宝宝,袁庆华,王瑜,马甲强. 2016

[5]苜蓿种质材料对炭疽病的抗性评价研究. 辛宝宝,王瑜,袁庆华. 2017

[6]紫花苜蓿镰刀菌根腐病研究进展. 方香玲,张彩霞,南志标. 2019

[7]木贼镰孢基因功能注释及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李雪萍,许世洋,范雨轩,汪学苗,张怡忻,李敏权. 2021

[8]绿豆尖镰孢枯萎病抗性鉴定方法. 朱琳,孙素丽,孙菲菲,段灿星,朱振东. 2017

[9]福建西番莲茎基腐病的病原菌鉴定. 郑加协,黄盈,梁渭州,张景文. 1992

[10]尖镰孢5-氧脯氨酸酶基因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娄慧,朱金成,韩泽刚,张薇. 2024

[11]蔬菜土传病原菌三重PCR检测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刘芮池,程有普,柴阿丽,石延霞,谢学文,帕提古丽,李宝聚. 2019

[12]尖镰孢EST-SSR信息分析及分子标记建立. 李新凤,张作刚,王建明,高俊明,田宏先. 2014

[13]喀斯特地区紫花苜蓿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潜力. 李裕荣,程朝友,肖昌智,张荣发,曹文才. 2007

[14]紫花苜蓿不同秋眠级数生长性能试验研究. 罗文菊,艾蓉,邓蓉. 2017

[15]浅析利用紫花苜蓿生饲养猪的经济效益. 顾永芬,左俊曦. 2007

[16]紫花苜蓿在奶牛养殖中的作用与应用. 冯长松,王雪,李绍钰,孙全友,王琳燚,王成章. 2012

[17]紫花苜蓿品种比较试验. 白玉龙,李志明,赵建平,乌仁图雅,娜日娜,乌艳红. 2010

[18]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硅对紫花苜蓿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刘慧霞,王康英,郭正刚. 2011

[19]通径分析在紫花苜蓿农艺性状分析中的应用. 向清华,邓蓉,张定红,梁应林,罗启华. 2010

[20]紫花苜蓿芽菜立体无土栽培流程. 邓蓉,张定红.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