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种质抗SCN基因rhg1位点SSR标记等位变异特点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文辉

作者: 王文辉;邱丽娟;常汝镇;马凤鸣;谢华;林凡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中国;大豆(G.Max);胞囊线虫(SCN);rhg1基因;等位变异分布特点;Satt309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03 年 22 卷 04 期

页码: 246-250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利用与抗大豆胞囊线虫病主效基因rhg1紧密连锁的SSR标记Satt30 9分析 6 34份中国大豆种质 ,以 2 1份美国种质为对照 ,目的是明确我国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种质资源的特点 ,为大豆抗胞囊线虫病种质资源鉴定及抗线育种提供依据。 14 9份免疫或高抗种质和 4 95份感病种质共鉴定出 6个等位变异 ,其中介于 134bp和 14 9bp之间的Satt30 9- 5为新等位变异 ,具有该等位变异的陕西三股条黑豆和山西忻县小黑豆分别免疫和中抗 1号生理小种。对不同等位变异、不同抗性等级和抗不同生理小种种质的分析表明 :92 .13%的感病种质具有 12 5bp、131bp或 14 9bp等位变异 ,抗病种质在各等位变异都有分布 ,但以 12 8bp和 134bp为主 ,在具有这两个等位变异的种质中 ,有 72 .4 6 %表现为抗病 ,且 77.2 7%的免疫种质、87.6 9%的双抗种质和 10 0 %的三抗种质都具有这两个等位变异。16份具有 12 8bp等位变异的种质中有 14份来自山西省 ,另有 2份是黑龙江省和河北省的育成品种 ,推测山西省可能是Satt30 9位点 12 8bp等位变异种质的起源地。本研究结果可为大豆抗胞囊线虫病育种的抗源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分类号: S565.1

  • 相关文献

[1]大豆灰斑病1号生理小种抗性基因的SSR标记. 陈立君,郭强,刘迎雪,李祥羽,赵远玲,单大朋,陈庆山. 2009

[2]利用SSR指纹图谱分析大豆花叶病毒(SMV)病抗源的遗传多样性. 密士军,邱丽娟,常汝镇,郝再彬,关荣霞. 2004

[3]大豆遗传图谱的构建和抗胞囊线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的QTL分析. 卢为国,盖钧镒,郑永战,李卫东. 2006

[4]应县小黑豆对大豆胞囊线虫(SCN)1号生理小种的抗性遗传分析. 王树峰,李卫东,刘世涛,卢为国,梁慧珍,王庭峰,张辉,赵志芳,孙文喜. 2004

[5]第三届中国柑桔产业化论坛-柑桔品种改良进展及对我国柑桔品种结构调整的建议. 陈竹生. 2005

[6]池塘养鱼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施流章. 1990

[7]鸡种与饲养方式对屠幸性能影响. 陆俊贤,王克华,童海兵,窦套存,汤青萍,章双杰. 2002

[8]完善渔业市场经济体制 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 刘大安. 2003

[9]试论大银鱼移殖北京水域的可能性. 廖集裕. 1991

[10]中国杨梅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浅析. 陈方永. 2012

[11]发展蔬菜加工品贸易技术也很重要. 赵小燕. 2004

[12]2012年1-12月中国进口苜蓿数据分析. 吕礼良,安载学,韩成伟. 2016

[13]中国的南瓜文化遗产. 李昕升,卢勇. 2016

[14]中国林蛙种蛙的选优和越冬. 王宝贵. 1998

[15]中国与加拿大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管窥. 仇建飞,魏春雁. 2014

[16]名家纵论中国家禽业的发展-家禽业的产业结构特征及发展方向. 宋维平. 2004

[17]中国1995~2014年大豆进出口状况预测与分析. 安载学,韩成伟. 2013

[18]中国古代利用海藻的考证. 王民生. 2001

[19]中国盲蝽科新种及新记录(半翅目:异翅亚目:盲蝽科). 刘国卿,许静杨,张旭. 2011

[20]我国食用菌菌种管理技术标准解析. 张金霞,黄晨阳,胡清秀. 200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