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花药培养中影响褐变的几个因素的初步研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强
作者: 刘强;张春庆;巩东营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花药培养;褐变;褐变率;外植体
期刊名称: 玉米科学
ISSN: 1005-0906
年卷期: 2005 年 13 卷 01 期
页码: 39-40+4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影响玉米花药培养中褐变发生的几个因素进行研究表明:外植体的消毒方法、受胁迫程度、基因型、培养基的种类、成份及激素配比都影响到了褐变的发生。通过对以上几个因素的调整,使褐变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褐变率大大降低。
分类号: S513.035.3
- 相关文献
[1]甜菜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褐变影响因素的研究. 吴永英,张喜林,高兴武,崔杰,于歆. 2004
[2]淮山组织培养抑制褐变的研究. 潘梅,王景飞,黄赛,吕德任,戚华莎,符瑞侃. 2014
[3]菠萝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褐变影响因素. 蒋晶,窦美安,孙伟生. 2010
[4]抑制油葵花药培养褐变的研究初报. 王梦员,侯建华,于海峰. 2008
[5]影响魔芋花药培养褐变因素研究. 陈建华,王玲,尹桂芳,马继琼,李勇军,王云富,方顺权. 2010
[6]抑制油葵花药培养褐变的研究初探. 王梦员,侯建华,于海峰. 2008
[7]菠萝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及褐变影响因素初探. 蒋晶,窦美安,孙伟生. 2010
[8]降低新疆无核白葡萄自然荫干褐变率的几项措施. 吉喆,陈风翥. 1990
[9]热水处理对东方百合鳞茎活性的影响及除螨效果. 汪国鲜,熊劲,莫丽奎,王祥宁. 2010
[10]玉米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王昌涛,杨爱国,高树仁,赵琦,赵玉锦,张世煌. 2005
[11]玉米体细胞培养中不同基因型和外植体的反应. 石太渊,杨立国,杜艳艳. 1999
[12]通过桥交组合的转育方法提高玉米花药培养出愈率的研究. 夏肖仉,朱风鸣. 1986
[13]玉米自交系及F_2分离群体花药培养中的过氧化物同工酶分析. 齐延芳,杨景成,周柱华,邢燕菊,徐立华,许方佐,邱登林. 2003
[14]浅谈玉米单倍体的产生途径. 马兰. 2010
[15]转玉米船PC基因水稻株系JAAS45的选育路径与技术. 李霞,高东迎,迟伟,张云华,周月兰,焦德茂. 2005
[16]玉米花药培养及其在育种中的应用. 文仁来,田树云,苏月贵,何静丹. 2012
[17]玉米花药培养影响因素研究. 徐利远,余桂容,王一,钟昌松. 2006
[18]糖液预处理对提高玉米花培诱导率的研究. 付迎军,任海祥,白艳凤,王延峰,孙殷会,黄艳胜,邵广忠,孙广权. 2004
[19]玉米花药培养的初步研究. 王子霞,杨克锐,海热古力,顾爱星. 2001
[20]玉米花药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董春林,张名义,杨睿,翟广谦.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犬粮食品生物安全风险分析
作者:何夙旭;蒲静;赵海明;陈诺;刘强;柳跃军;李博
关键词:犬粮;生物安全;生物胺;内毒素;真菌毒素
-
融资约束、绿色补贴与家庭农场绿色生产技术采纳
作者:钱罕;文长存;刘强
关键词:融资约束;绿色生产技术;农业绿色发展;家庭农场;绿色补贴
-
猫肥胖问题及其调控手段研究进展
作者:何夙旭;赵海明;陈诺;刘强
关键词:猫;肥胖;健康;菌群失衡;调控手段
-
玉米籽粒皱缩突变体sh2019的分子标记初步定位
作者:关海英;董瑞;刘铁山;刘春晓;何春梅;王娟;刘强;徐倩;张茂林;汪黎明
关键词:玉米;籽粒皱缩突变体sh2019;分子标记定位;表型分析;遗传分析
-
新疆石河子地区奶牛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
作者:林为民;刘强;孙新文;黄新
关键词:规模牛场;散养户;布鲁氏菌病;血清学监测;分析
-
新疆玉米田双斑萤叶甲成虫种群消长动态及抽样调查方法
作者:邹宁;肖彬;刘强;刘阳天;刘冰;肖海军;陆宴辉
关键词:双斑萤叶甲;种群消长动态;调查方法;空间分布;抽样技术
-
功能性猫砂研究进展
作者:何夙旭;陈诺;刘强;景胜凡;王诚
关键词:猫砂;类型;抑菌;除臭;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