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高世菊
作者: 高世菊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高产;兵团农业局;测产验收;高产纪录;测产结果;中国农业科学院;机械化生产;全程机械化;所与;光热资源
期刊名称: 作物杂志
ISSN:
年卷期: 2013 年 06 期
页码: 117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2013年9月26~29日,农业部玉米专家组对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与石河子大学、兵团农业局等单位合作开展的玉米高产研究与示范田进行了测产验收。对30亩(2hm2)高产田的测产结果表明,最高的1.3亩(0.87hm2)示范田亩产达到1511.74kg(22676.1kg/hm2),再次刷新了全国玉米高产纪录,实现了单季亩产吨半粮的突破。
分类号:
- 相关文献
[1]玉米高产纪录田块技术与效益分析. 李少昆,王克如,杨小霞,韩冬生,王玉华,谢瑞芝,侯鹏,明博. 2017
[2]简讯. 谢国炎. 1987
[3]创新品种管理模式做强做大中单909. 司斌,李建国,罗弦. 2012
[4]玉米高产典型成因及技术措施浅析. 朱玉芹,杨双,蔡鑫茹,张世忠. 2008
[5]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及推广的重要意义. 王彬,安晓宁. 2019
[6]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应用初探. 邵广忠. 2023
[7]贵州高海拔地区玉米高产中的钾肥效应研究. 尹迪信,李裕荣,曹文才,肖桂兰. 2002
[8]北京地区石灰性土壤有效磷分析方法的探討. 張乃凤,肖国壯,金維續. 1965
[9]树莓新品种“丰满红”. 艾军,李爱民. 2001
[10]棉麦套作模式下棉行光热资源分布变化及光能利用的研究. 刘祎,王燕,张谦,冯国艺,张曦,钱玉源,祁虹. 2020
[11]南疆设施草莓沙培系统的研发与应用. 马全会,闫芬芬,刘义飞,刘文科. 2019
[12]春棉技术讲座(10)旱地棉栽培技术要点. 谢方灵. 1993
[13]安徽省沿江地区双季稻光热资源利用效率 变化特征及对气象产量的影响. 岳伟,陈金华,阮新民,陈曦,陈砚涛,王珍. 2019
[14]冀中南夏王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张经廷,贾秀领. 2013
[15]袁隆平团队再次实现双季稻年产225thm的攻关目标. 李建武. 2021
[16]测产中折算稻谷标准产量的正确方法. 唐传道. 2001
[17]创全国大豆高产纪录品种合农71及其超高产栽培技术. 郭美玲,郭泰,王志新,郑伟,李灿东,赵海红,张振宇,徐杰飞. 2020
[18]高产青稞新品种云大麦12号(裸)选育及应用. 王志龙,于亚雄,程耿,乔祥梅,程加省,王志伟,黄锦,杨金华. 2020
[19]中国春玉米高产纪录的创造与思考. 程雅婷,李荣发,王克如,谢瑞芝,侯鹏,明博,薛军,张国强,刘广周,李少昆. 2021
[20]郑麦7698高产特性研究. 赵明忠,王会伟,董海滨,张建周,郭瑞,胡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玉米单季亩产实现吨半粮 再创全国高产纪录
作者:高世菊
关键词:
-
应用两种近地可见光成像传感器估测棉花冠层叶片氮素状况
作者:王方永;王克如;李少昆;高世菊;肖春华;陈兵;陈江鲁;吕银亮;刁万英
关键词:棉花冠层;叶片含氮量;成像光谱仪;数码相机;光谱指数;颜色参数
-
基于改进光谱角算法的小麦产量监测研究
作者:吕银亮;李少昆;王克如;肖春华;陈兵;王方永;谢瑞芝;高世菊
关键词:小麦;光谱角;产量
-
不同生态区玉米适时晚收增产效果
作者:刘月娥;谢瑞芝;张厚宝;李少昆;高世菊
关键词:玉米;适时晚收;产量;增产
-
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作者:李少昆;谭海珍;王克如;肖春华;谢瑞芝;高世菊
关键词:小麦;遥感;监测;籽粒蛋白质
-
基于LANDSAT-5像元尺度的棉田生长密度遥感监测初步研究
作者:柏军华;李少昆;吴洪永;王克如;谢瑞芝;高世菊;陈兵
关键词:棉花;生长密度;像元;遥感
-
典型生态区保护性耕作主体模式及影响农户采用的因子分析
作者:汤秋香;谢瑞芝;章建新;李少昆;高世菊;李晓君;林涛;谭海珍;刘国庆;金亚征;牛兴奎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农户调查;技术扩散;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