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浮游甲壳动物功能群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张佳

作者: 张佳;刘振宇;李静;郭匿春;梁阳阳;吴利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巢湖;河口区和敞水区;浮游甲壳动物功能群;环境因子;RDA分析

期刊名称: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ISSN:

年卷期: 2023 年 003 期

页码: 463-472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研究巢湖中浮游甲壳动物功能群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子,在巢湖的主要河口区以及敞水区共设置了20个采样点,对浮游甲壳动物群落结构和水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巢湖河口区的8个采样点中共鉴定出枝角类10属21种,桡足类11属16种;敞水区12个点中鉴定出枝角类9属18种,桡足类12属13种;共22属39种。(2)巢湖河口区和敞水区浮游甲壳动物平均密度为530.8 ind·L-1和506.3 ind·L-1,平均生物量分别为14.7ind·L-1和21.5ind·L-1;浮游甲壳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示巢湖秋季河口区的污染程度高于敞水区。(3)巢湖浮游甲壳动物按照体型大小和食性可划分5个功能群,其中,河口区有SCF、LCF共2个优势功能群,敞水区有SCF、LCF、MCF共3个优势功能群,SCF在功能群中占绝对的优势地位。(4)水温是影响河口区和敞水区浮游甲壳动物功能群主要的环境理化因子;巢湖敞水区中浮游甲壳动物LCF功能群能显著影响SCF、MCC、LCC等功能群。巢湖河口区污染程度高于敞水区,巢湖的富营养化治理和藻类水华控制应侧重于河口区的外源污染治理;敞水区可以通过调整浮游甲壳动物功能群结构重建水生生态系统。

分类号: Q958.8

  • 相关文献

[1]巢湖河口区和敞水区浮游植物功能群分布及其影响因子. 崔文建,郭匿春,李静. 2022

[2]套养池塘主要养殖阶段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傅建军,安睿,朱文彬,王兰梅,罗明坤,董在杰. 2024

[3]外伶仃海洋牧场附近海域游泳生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冯雪,戴小杰,袁华荣,成志健,陈丕茂. 2024

[4]连环湖两水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评价. 陈昕,李喆,唐富江,齐妍,高文燕,鲁万桥. 2020

[5]添加紫云英和水稻秸秆对稻田污染土壤Cd形态的影响. 王慧,程文龙,卜容燕,韩上,唐杉,李敏,章文,赵婧,武际,曹卫东. 2022

[6]鲢鳙放流对太湖三国城水域浮游植物的影响. 冯超群,徐东坡,陈永进,徐跑,单峻峰. 2018

[7]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橡胶林下植物多样性分析. 杨进银,吴志祥,魏亚情,杨川,刘俊屹,兰国玉,符庆茂,尹雄,郭鑫炜. 2024

[8]巢湖东半湖蓝藻水华暴发时空动态及成因. 吴珺,李浩,曹德菊,黄祥明,赵富贵,王光宇,闫晓明. 2013

[9]巢湖微囊藻毒素异构体组成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 余丽,朱广伟,孔繁翔,李胜男,史小丽,张民,阳振,许海,朱梦圆. 2019

[10]基于文献计量的巢湖农业面源污染概况分析. 左琳琳,胡海棠,李存军,邱春霞,葛艳,何小安. 2019

[11]合肥巢湖西部滨岸带湿地生态工程建设与探索. 董增林,苗作云,刘国锋. 2016

[12]2个群体秀丽白虾生物学特征及基于RAPD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张敏莹,段金荣,徐东坡,刘凯,施炜纲. 2011

[13]春季和夏季巢湖浮游生物群落组成及其动态分析. 李静,崔凯,卢文轩,程云生,蒋阳阳. 2015

[14]湖滨带芦苇恢复过程中沉积物氮赋存形态及含量变化:以巢湖为例. 余居华,王乐豪,康得军,郑恭毅,郭宝玲,钟继承,郑祥洲,张玉树,蔡远松,丁洪. 2021

[15]巢湖水体中微塑料组成及分布特征. 陈馨,张仲伟,刘运钊,李静,蒋忠冠. 2022

[16]不同农艺措施对巢湖沿岸坡耕地水土及径流氮输出的控制效果. 王静,王允青,郭熙盛,吕国安,叶寅,丁树文. 2016

[17]巢湖后生浮游动物群落及不同湖区营养状态评价. 李静,梁阳阳,唐晓先,韩琦,尹峰,郭匿春,卢文轩. 2023

[18]不同农艺措施对巢湖沿岸坡耕地不同形态磷径流输出的控制效果. 王静,王允青,叶寅,孟超峰,王道中,郭熙盛,吕国安. 2017

[19]生态浮床对巢湖双桥河口水体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罗佳,韩士群,严少华,宋伟,周庆. 2013

[20]烟草青枯病影响因素的研究及其防治探讨. 平新亮,何念杰,林媚,王燕斌,温明霞,冯先桔,蔡文.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