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花离体摊放过程中香气感官评价和挥发性物质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陆安霞

作者: 陆安霞;周心如;叶玉龙;李小恋;谢关华;汪蓓;童华荣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蜡梅;开放状态;摊放过程;挥发性物质

期刊名称: 园艺学报

ISSN: 0513-353X

年卷期: 2020 年 01 期

页码: 73-84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蜡梅花是重要的天然花香原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结合感官审评,分析了采摘后蜡梅花摊放过程中挥发性物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离体蜡梅花在摊放过程中开放状态变化不明显,花枝经清水培养,花苞到全开状态历经32h左右。全开状态蜡梅花的挥发性物质种类随摊放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摊放12h最多,此时出现了酮类、醛类和酚类;大部分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在摊放20 h后降低。主要挥发性物质乙酸苄酯在摊放12 h达峰值,较0 h增加35.04%;4–乙基苄醇和α–罗勒烯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α–罗勒烯在摊放4 h后急剧增加,20 h达最大值;芳樟醇、别罗勒烯和2,6–二甲基–2,4,6–辛三烯在摊放24 h内呈降低趋势,分别较0 h下降了18.32%、78.92%和41.19%。结合感官审评与GC–MS分析结果可知,全开状态的蜡梅花采摘后离体摊放20 h内能较好地保持花香的鲜灵度和浓郁度,且在12~20 h之间挥发性物质种类丰富,具花果香的挥发性物质相对含量较高。研究结果可为蜡梅花作为天然花香原料的更有效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分类号: S685.99

  • 相关文献

[1]石楠和蜡梅茎结冰动力学过程的差热扫描分析. 张萍,郝秀英,胡德昌,朱建军. 2019

[2]蜡梅的民族植物学研究. 程红梅,周耘峰,孙崇波,沈年华,邓先保. 2010

[3]蜡梅花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熊敏,周明芹,向林,吴华,陈龙清. 2012

[4]蜡梅新品种'变早素'. 宋兴荣,袁蒲英,何相达. 2022

[5]蜡梅天然群体遗传多样性的SRAP标记分析. 左丹丹,赵海涛,刘春,穆鼎,王晓武,明军. 2009

[6]AHP法构建不同用途蜡梅品种评价体系研究. 宋兴荣,袁蒲英,何相达,江波. 2020

[7]蜡梅新品种'卷被金盘'. 宋兴荣,袁蒲英,何相达. 2020

[8]蜡梅切花产品质量标准研究与探讨. 宋兴荣,袁蒲英,何相达. 2015

[9]蜡梅叶茶制作及成分分析. 袁蒲英,宋兴荣,何相达,江波. 2020

[10]不同保存方法对蜡梅总DNA提取效果的影响及ISSR-PCR验证. 靖相密,褚云霞,汤庚国,张永春,刘忠,张慧. 2008

[11]切花蜡梅的修剪技术研究. 徐薇玉,程勤贤,张伟,杜永芹,陈龙清. 2010

[12]蜡梅SAMT基因在烟草中的遗传转化及其功能分析. 庞宏东,向林,赵凯歌,李响,杨楠,陈龙清. 2014

[13]多效唑对盆栽蜡梅的矮化效应及抗性的影响. 宋兴荣. 2012

[14]蜡梅SAMT基因遗传转化及其功能分析. 庞宏东,向林,赵凯歌,李响,杨楠,陈龙清. 2015

[15]蜡梅切花生产技术规程制定的研究. 李庆卫,张启翔,何相达,宋兴荣. 2013

[16]基于SRAP标记的蜡梅父本推测分析. 左丹丹,明军,刘春,穆鼎. 2008

[17]四川栽培蜡梅品种的调查与整理. 袁蒲英,何相达. 2012

[18]蜡梅鲜切花规范化生产技术探讨. 宋兴荣,袁蒲英. 2010

[19]蜡梅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谢树章,秦平伟,张迷,胡雨晴,李名扬,眭顺照. 2009

[20]蜡梅天然群体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陈辉,左丹丹.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