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抗灰斑病情况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吴秀红

作者: 吴秀红;文景芝;马淑梅;丁俊杰;郑天祺;王洪武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灰斑病

期刊名称: 大豆科学

ISSN: 1000-9841

年卷期: 2004 年 23 卷 02 期

页码: 35-3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对 1 999~ 2 0 0 1年黑龙江省各大豆育种单位育成的 2 1 1份大豆新品系进行大豆灰斑病菌的混合菌种接种鉴定 ,三年的鉴定结果是 ,表现高抗的只有 1份 ,表现抗病的 39份 ,占供试材料的1 8.4 8% ,中抗的 78份 ,比例是 36 .97% ,表现感病的 93份 ,比例为 4 4.0 8%。对来自 7个生态区的大豆品系抗性分析结果表明 ,各生态区供试材料中 ,抗病品系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 :八一农大 -绥化 -哈尔滨 -佳木斯 -北安 -九三局 -黑河 ;中抗品系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哈尔滨 -佳木斯 -绥化 -北安 -九三局 -八一农大 -黑河 ;感病品系比例由高到低依次是黑河 -九三局 -北安 -绥化-佳木斯 -哈尔滨 -八一农大。

分类号: S435.651

  • 相关文献

[1]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抗灰斑病鉴定结果. 马淑梅,丁俊杰,郑天琪. 2002

[2]黑龙江省大豆主栽品种对灰斑病菌10个生理小种的抗性分析. 吴秀红. 2004

[3]耐草甘膦除草剂转基因大豆与常规大豆的比较. 孟凡凡,杨春燕,王广金,郭泰,栾晓燕,付亚书,孙宾成,张磊,孙石,滕卫丽,吴纪安,韩天富,郭勇,邱丽娟,王曙明. 2019

[4]应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大豆新品系. 卫玲,樊云茜,肖俊红,杨海峰,贾强生,任玉仙. 2005

[5]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抗灰斑病鉴定. 丁俊杰,顾鑫,杨晓贺,胡国华,陈庆山,刘春燕,申宏波. 2011

[6]枇杷灰斑病病原鉴定及防治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 王莉爽,陈小均,耿坤,张斌,胡吉峰,杨学辉. 2011

[7]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灰斑病病原菌鉴定及主栽品种抗性分析. 常佳迎,刘莉,刘树森,石洁,郭宁,张海剑,刘粤阳. 2019

[8]大豆常见病害综合防治技术. 高雪冬,李灿东,顾鑫,杨晓贺,张茂明,姚亮亮,刘伟,孟庆英,邱磊. 2020

[9]黄淮海地区夏玉米灰斑病病原菌鉴定及主栽品种抗性分析 被引量:1. 常佳迎,刘莉,刘树森,石洁,郭宁,张海剑,刘粤阳. 2019

[10]大豆灰斑病和孢囊线虫病的危害及症状分析. 高雪冬,李灿东,顾鑫,杨晓贺,张茂明,姚亮亮,刘伟,孟庆英,邱磊. 2020

[11]乙烯应答因子抗大豆灰斑病功能研究. 张彪,黄军艳,董彩华,赵美霞,汪承刚,刘胜毅. 2010

[12]玉米灰斑病的抗性机理研究进展. 李世强,陈威,谭静,王坤,番兴明. 2011

[13]黑龙江省即将推广的大豆新品种(系)对灰斑病抗病性鉴定. 马淑梅,李宝英,高学文,穆继英. 1993

[14]大豆的农艺性状与大豆灰斑病抗性关系的初步分析. 李海英,冷艳华,倪宏涛,杨庆凯. 2001

[15]大豆灰斑病种质资源的SI分析. 金振国. 2008

[16]武夷菌素对病原真菌的抑制效果. 曾洪梅. 2004

[17]三江平原不同年代大豆主栽品种粒茎比和主要病害抗性分析. 郭美玲,刘成贵,李灿东,王志新,郑伟,张振宇,陈维元,郭泰. 2016

[18]重庆中高海拔区玉米灰斑病的发生危害特点及综合防控技术. 杨小艳,吴红,谢树章. 2019

[19]黑河地区大豆灰斑病菌生理小种消长变化的研究. 贾鸿昌. 2009

[20]原生境野生大豆灰斑病抗性评价与发掘. 杨雪峰,齐宁,林红,刘广阳,王晓楠. 2012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