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小麦TaNrx-B1和TaFer-A1基因组成及其与相对发芽率的关系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刘芳军

作者: 刘芳军;王宪国;桂安胜;杨杰;白升升;马棫灵;张晓科;陈东升

作者机构:

关键词: 小麦;抗旱;萌发期相对发芽率;分子标记

期刊名称: 麦类作物学报

ISSN: 1009-1041

年卷期: 2015 年 35 卷 11 期

页码: 1506-151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为给抗旱小麦品种选育和评价提供依据,以117份宁夏小麦品种(系)为材料,鉴定种子萌发期相对发芽率,并利用抗旱相关分子标记检测TaNrx-B1和TaFer-A1基因组成,分析两基因组成分布特点,通过表型与基因型比较分析评价2个基因分子标记的有效性,同时筛选抗旱相关基因组成。结果表明,宁夏地区小麦种子萌发期总体平均相对发芽率为73.3%,变异范围为25.8%~98.2%;中等及以上抗旱性等级品种(系)占75.2%,达到供试材料的四分之三。宁夏小麦品种(系)中TaNrx-B1基因存在2种单倍型TaNrx-B1a和TaNrx-B1b,分别占供试材料总数的65.0%和35.0%,平均相对发芽率分别为71.4%和62.6%;TaFer-A1基因也存在两种单倍型TaFer-A1a和TaFer-A1b,分别占总数的74.4%和25.6%,平均相对发芽率分别为67.3%和62.2%。在两个基因的4种单倍型组合中,TaNrx-B1a/TaFer-A1a、TaNrx-B1a/TaFer-A1b、TaNrx-B1b/TaFer-A1a和TaNrx-B1b/TaFer-A1b依次占46.2%、8.5%、15.4%和29.9%,其种子的平均相对发芽率依次为70.7%、68.3%、65.1%和61.8%;相关分析发现,TaNrx-B1a/TaFer-A1a单倍型组合是抗旱类型组合,TaNrx-B1b/TaFer-A1b单倍型组合是非抗旱类型组合。综上所述,宁夏小麦种子萌发期总体抗旱性较强,以TaNrx-B1a/TaFer-A1a组合类型品种(系)的平均相对发芽率最高,所占比例也最多,两个基因的抗旱相关分子标记可用于小麦抗旱性初步鉴定和筛选。

分类号: S512.1

  • 相关文献

[1]31份小麦材料中抗旱基因的KASP检测. 李玮,孔淑鑫,宋国琦,李玉莲,张淑娟,张荣志,高洁,李吉虎,樊庆琦,李根英. 2023

[2]小麦抗旱的分子标记、基因定位和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杨随庄. 2007

[3]乌兹别克斯坦引进棉花种质资源抗旱性比较及相关分子标记筛选. 叶春秀,赵曾强,田又升,王志军,于航,庄振刚,谢宗铭. 2019

[4]PEG胁迫下不同抗旱性春小麦品种的理化性质比较. 姚有华,谢德庆,叶景秀. 2012

[5]不同水分环境条件下小麦IL群体抗旱相关性状变异分析. 李晓宇,张灿军,吴少辉,高海涛,张学品. 2017

[6]小麦抗旱相关生理性状的QTL分析. 赵新华,张小村,李斯深,李立会,范玉顶,李瑞军. 2005

[7]两个抗旱小麦资源主要农艺性状配合力和遗传力分析. 周庭莲,杨武云. 1999

[8]旱地小麦区试品系中抗旱高产相关基因的KASP标记检测. 高洁,王富延,宋国琦,孔淑鑫,李玉莲,张淑娟,张荣志,李吉虎,李根英,刘鹏,李玮. 2024

[9]小麦新品种济麦262抗旱性研究. 葛超,王灿国,韩冉,程敦公,李法计,郭军,宫文萍,刘成,曹新有,李豪圣. 2019

[10]地膜覆盖栽培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汤永禄,李跃建,袁礼勋,余遥. 1999

[11]旱盐双胁迫对小麦芽期的影响研究. 朱永兴,郭生虎,董建力,关雅静. 2016

[12]不同遗传背景小麦群体抗旱指标筛选. 闫金龙,孙美荣,张俊灵,张东旭. 2016

[13]小麦抗旱水分高效表型指标分析与新种质筛选鉴定. 李雪,温辉芹,裴自友,程天灵,张立生,朱玫. 2015

[14]抗旱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晋麦63号的选育. 李岩华,孙美荣,张俊灵,焦生元,申书珍. 2002

[15]转W16小麦抗旱新品系的创制及抗旱生理机制分析. 张双喜,徐兆师,张改生,李连城,陈孝,陈明,马有志. 2011

[16]小麦TaAREB3基因的抗逆性功能分析. 王景一,李倩,毛新国,李昂,景蕊莲. 2015

[17]春小麦新品系8275抗早丰产特性分析. 任忠和. 1998

[18]我国北方麦区扩大示范推广地膜小麦节水抗旱高产栽培技术的必要性及对策建议. 李守谦. 1996

[19]国审小麦品种‘衡观35’中重要农艺性状控制基因的检测和分析. 杨玉双,李强,王道文,陈秀敏,张坤普. 2014

[20]小麦远缘杂种材料中_4、中_5的抗旱生理特性. 阎继耀,程林梅,张原根,张和,梅青. 199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