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蒸煮品质性状的QTL定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邵高能

作者: 邵高能;唐绍清;焦桂爱;罗炬;唐傲;胡培松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水稻;重组自交系;蒸煮品质;数量性状座位

期刊名称: 中国水稻科学

ISSN: 1001-7216

年卷期: 2009 年 23 卷 01 期

页码: 94-98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D50/HB277衍生的由190个家系组成的F7重组自交系群体为研究材料,构建了包含102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覆盖水稻基因组1226.4cM区域,平均图距为12.02cM。利用Windows QTL Cartographer2.5软件,对蒸煮品质进行QTL分析。在杭州和海南两地实验中,共检测到6个具有显著加性效应的QTL。其中,分别控制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的主效QTL(qAC6和qGC6)均位于第6染色体短臂RM508和RM587之间,控制碱消值的主效QTL(qASV6)位于第6染色体短臂RM111和RM3438之间,且均能在两地稳定表达。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水稻胚芽鞘长度与抗旱性的关系及QTL定位. 胡颂平,杨华,邹桂花,刘鸿艳,刘国兰,梅捍卫,蔡润,李名寿,罗利军. 2006

[2]一个控制水稻株高QTL qPH3的遗传分析. 罗炬,邵高能,魏祥进,陈明亮,唐绍清,焦桂爱,谢黎虹,胡培松. 2012

[3]排除主效作用下水稻产量性状QTL的检测. 刘文强,吴建利,贺浩华,庄杰云. 2011

[4]一个控制水稻株高QTLqPH3的遗传分析. 罗炬,邵高能,魏祥进,陈明亮,唐绍清,焦桂爱,谢黎虹,胡培松. 2012

[5]水稻米粒延伸性QTLs定位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 沈圣泉,庄杰云,王淑珍,舒庆尧,包劲松,夏英武. 2005

[6]水稻剑叶形态与稻米粒形QTL分析及相应剩余杂合体衍生群体的构建. 邵高能,唐绍清,罗炬,焦桂爱,唐傲,胡培松. 2009

[7]水稻穗芽相关性状的QTL定位. 陈海生,陶龙兴,王熹,黄效林,庄杰云,郑康乐. 2006

[8]不同供水条件下水稻叶绿素含量的QTL分析. 沈波,庄杰云,樊叶杨,蒋靓,郑康乐. 2007

[9]不同供水条件下水稻叶绿素含量的QTL分析. 沈波,庄杰云,樊叶杨,蒋靓,郑康乐. 2007

[10]水稻生育后期剑叶形态和生理特性的QTL定位. 童汉华,梅捍卫,邢永忠,曹一平,余新桥,章善庆,罗利军. 2007

[11]水稻蒸煮品质相关QTL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 乐巧娜,黄梓雯,戴若惠,李三峰,李梦佳,方媛,王跃星,饶玉春. 2024

[12]成恢448近等基因导入系的稻米延伸性分析. 陆贤军,高方远,姜华,刘光春,任光俊. 2005

[13]利用DH群体分析水稻产量与蒸煮品质的遗传相关性. 严长杰,陈峰,严松,张正球,汤述翥,李欣,顾铭洪. 2007

[14]水稻蒸煮品质与产量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陈峰,严长杰,张士永,宫德英,张洪瑞,李欣,杨连群. 2007

[15]水稻核心种质及成恢448回交后代的稻米延伸性研究. 康海岐,姜华,高方远,刘光春,任光俊. 2005

[16]水旱条件下近红外发射光谱预报水稻直链淀粉含量与粗蛋白含量的QTL分析. 李荧,梅捍卫,吴金红,张洪江,冯芳君,徐小艳,罗利军. 2007

[17]水稻抽穗期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生物学功能分析. 郑康乐. 2005

[18]水稻低温发芽力的QTL定位. 陈亮,楼巧君,孙宗修,邢永忠,余新桥,罗利军. 2006

[19]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前沿,水稻分子育种初见成效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分子育种进展. 刘斌. 2020

[20]水稻苗期盐胁迫下叶绿素荧光参数的QTL分析. 沈波,蒋靓,於卫东,樊叶杨,庄杰云. 200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