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注入红芸豆种子生物效应分析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海金
作者: 李海金;晋凡生;常建忠;李洁;刘恩科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离子注入;剂量;红芸豆;产量
期刊名称: 山西农业科学
ISSN: 1002-2481
年卷期: 2019 年 06 期
页码: 982-984
摘要: 离子注入处理种子是一项农业物理新技术,该诱变技术稳定可靠、简便易行。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离子注入剂量对红芸豆生物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氮离子注入红芸豆种子对红芸豆的生物效应影响明显,与对照相比,2×10~(16)N~+/cm~2剂量处理使红芸豆株高增高14.6%,豆荚数增加14.7%,百粒质量减少3.4%,产量增加5.4%。试验筛选出了处理红芸豆的最佳剂量,使红芸豆的生长潜力得到提升,产量得到一定提高,对创制新种质资源具有积极的作用。
分类号: S52`S351.1
- 相关文献
[1]施肥和覆膜对旱地垄沟种植红芸豆耗水特征及产量效应的研究. 李洁,晋凡生,李晓平,韩彦龙,李海金. 2018
[2]几种除草剂对红芸豆(Phaseolus vulgaris Linn)的田间杂草防除效果及产量的影响. 李海金,晋凡生,李洁,韩彦龙,李杰. 2019
[3]干旱冷凉区红芸豆施肥效应与养分吸收研究. 韩彦龙,晋凡生,李晓平,李洁,李海金. 2016
[4]红芸豆与马铃薯间作模式研究. 靳建刚. 2014
[5]两种除草剂及其用量对小麦生长发育及旗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王俊红,裴雪霞,党建友,武雪萍. 2017
[6]精异丙甲草胺不同剂量和苦荞不同种植密度的除草和产量效应. 李春花,黄金亮,王艳青,卢文洁,尹桂芳,孙道旺,任长忠,王莉花. 2019
[7]不同种衣剂对红芸豆根腐病防治效果研究. 任美凤,董晋明,李大琪,张萌,杨静,陆俊姣. 2019
[8]4种种衣剂对红芸豆根腐病的防治效果. 任美凤,陆俊姣,李大琪,董晋明,张萌,张仙红. 2019
[9]不同种衣剂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的防治效果及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任美凤,董晋明,李大琪,畅建武,郝晓娟,陆俊姣. 2021
[10]高寒区玉米套作红芸豆高产栽培技术. 王彧超,李洪,王瑞军,郗小倩. 2020
[11]岢岚县主要经济作物的演变历史、现状与发展对策. 胡奋山,胡进喜,南成虎,张春霞,张天明,任元. 2017
[12]红芸豆品种品金芸3号及栽培技术. 郝晓鹏,王燕,赵建栋,畅建武. 2019
[13]红芸豆氮磷钾肥效试验研究. 畅建武,郝晓鹏,王燕,杨伟,郜欣. 2015
[14]西北冷凉旱作区红芸豆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探析. 畅建武,郝晓鹏,王燕. 2014
[15]氮磷钾配比对红芸豆光合特性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晋凡生,韩彦龙,李海金,李洁,李晓平. 2017
[16]氮磷钾配施对红芸豆养分吸收、干物质积累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晋凡生,韩彦龙,李洁,李海金,李晓平. 2018
[17]NPK配比对红芸豆干物质积累、转移及产量相关因子的影响. 晋凡生,李晓平,韩彦龙,李洁,李海金. 2017
[18]红芸豆新品种芸选2号选育及旱作高产栽培技术. 郭宝德,冀丽霞,白琪林,张丽娜,宋秀斌. 2019
[19]红芸豆养分限制因子及养分吸收、积累和分配特征研究. 韩彦龙,晋凡生,郑普山,李晓平,李洁,李海金. 2016
[20]氮磷钾配比对红芸豆养分吸收规律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晋凡生,韩彦龙,李晓平,李洁,李海金. 2017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青稞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评价
作者:崔永梅;李洁;张丽;姚有华;姚晓华;吴昆仑
关键词:青稞;苗期;成株期;种质资源筛选;抗旱性综合评价
-
一株野生香菇与'申香215'孢子单核体杂交后代表型多样性分析
作者:徐蒋振;李洁;张帅;董浩然;邵阳浩;章炉军;张丹;宋春艳
关键词:香菇;野生种质;孢子单核体;交配型;多样性;农艺性状
-
基于CNN和Transformer的绿豆干旱胁迫识别模型
作者:蒋东山;刘金洋;张浩淼;李士丛;罗仔秋;余骥远;李洁;陈新;袁星星;高尚兵
关键词:绿豆;干旱胁迫;卷积神经网络;转换器;图像识别;叶绿素荧光图像
-
不同灌溉方式的灌溉用水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李婷;修长百;李洁
关键词:灌溉用水效率;生产技术效率;灌溉方式;SFA-Tobit模型
-
基于PMMS-Net和叶绿素荧光成像的绿豆叶斑病抗性鉴定方法
作者:李洁;高尚兵;余骥远;陈新;李士丛;袁星星
关键词:绿豆叶斑病;抗性鉴定;叶绿素荧光图像;坐标注意力机制;深度可分离卷积
-
基于CiteSpace的期刊研究热点识别与变迁——以《西南农业学报》为例
作者:罗璇;李洁;陈章;全津莹;林正雨
关键词:西南农业学报;CiteSpace知识图谱;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
-
天津市畜间炭疽防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作者:葛慎锋;李洁;刘莹;乔家运;李玉鹏
关键词:炭疽;存在问题;防控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