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Bt基因抗虫棉"33B"的源库特征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徐立华

作者: 徐立华;李国锋;何循宏;杨德银;陈祥龙

作者机构: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花;源器官;库容

期刊名称: 江苏农业学报

ISSN: 1000-4440

年卷期: 2002 年 18 卷 04 期

页码: 208-21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以转Bt基因抗虫棉"33B"及对照品种"泗棉3号"为材料,研究转Bt基因抗虫棉的源库特征。结果表明,转Bt基因抗虫棉33B源器官的生长呈前期缓慢,中后期旺盛的趋势,且叶源质量明显优于常规棉泗棉3号,表现较强的叶源生理优势;33B成铃期后延且集中,单铃库容量较泗棉3号小,但单株库容量大,结铃多,有较高的库容优势。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单株结铃多是转Bt基因抗虫棉33B增产的主要原因。33B虽然源库基本协调,但叶片、铃壳贮存的营养物质向纤维输送速度较缓,部分贮存物质被滞留在叶片和铃壳中,铃期相对较长,铃壳率较高;营养物质流向种子偏多,导致单铃重减轻,衣分下降。针对转Bt基因抗虫棉33B的源库特征,提出适期迟播,增加密度,促进早发,适度化调,增施微肥等调控技术。

分类号: S562

  • 相关文献

[1]高品质棉“科棉1号”的源库特征. 徐立华,李国锋,何循宏,杨德银. 2003

[2]转Bt基因抗虫棉的研究进展. 高丽洁,薛亚杰,杨正书,李玲. 2000

[3]转基因棉花对棉蚜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的影响. 李海强,王冬梅,李号宾,徐遥,丁瑞丰,潘洪生,阿克旦·吾外士,刘建. 2018

[4]转基因抗虫棉田间快速鉴定方法研究. 周玉,王留明,张学坤,王家宝,王胜利. 2000

[5]转Bt基因抗虫棉对棉蚜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能力的影响. 王冬梅,徐遥,张永军,丁瑞丰,李号宾,汪飞,阿克旦·吾外士,刘建. 2011

[6]转Bt基因棉花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范巧兰,陈耕,李永山,贾峥嵘,柴永峰,张冬梅,李燕娥. 2013

[7]自然昆虫传粉转Bt基因棉花核质不育系的主要性状研究. 王兆晓,崔瑞敏,耿军义,刘素恩,刘存敬,张香云. 2004

[8]害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的抗性及对策. . 2000

[9]转Bt基因棉花新品种冀丰106的选育. 李妙,王国印,李玉清,万艳霞,赵红霞,朱继杰. 2007

[10]转Bt基因棉花新品种冀丰106的选育. 李妙,王国印,万艳霞,赵红霞,朱继杰. 2007

[11]转Bt基因棉花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李永山,范巧兰,陈耕,陈萍,吴良欢. 2007

[12]转Bt基因棉花的通用分子检测方法初步研究. 周宝良,陈松,张震林,张香桂. 2002

[13]水稻幼苗酵母双杂交cDNA文库的构建及鉴定. 朱佳慧,徐秋芳,袁平平,倪海平,周益军,蒋选利,杜何为. 2018

[14]穗分化期外施24-表油菜素内酯(EBR)促进水稻源、库及籽粒灌浆的生理机制. 李赞堂,王士银,姜雯宇,张帅,张少斌,徐江. 2018

[15]暗直播栽培对水稻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沈建凯,郑华斌,尹明,谢振宇,贺治洲,黄璜. 2014

[16]转Bt基因玉米回交二代抗虫性鉴定. 孙君艳,孙文喜,郭文英,李富强,王荣献. 2005

[17]转BT基因抗虫棉新品种冀丰4号. 李妙,马铭泽,王国印,万艳霞,赵红霞,朱继杰,王士杰. 2011

[18]转Bt基因在洞A型核不育两系法中的应用研究. 岳福良,张相琼,周宏俊,李文均,张小军,张小红. 2007

[19]利用Bt试纸对转Bt基因玉米种质的快速检测. 王明泉. 2012

[20]转Bt基因水稻氨基酸含量研究. 杨长举,石尚柏,彭于发.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