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稻米的保健功能及研究现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丽君

作者: 李丽君;刘传光;周新桥;陈达刚;陈友订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有色稻;保健功能;研究现状

期刊名称: 广东农业科学

ISSN: 1004-874X

年卷期: 2012 年 39 卷 21 期

页码: 11-13+17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有色稻米富含具有抗氧化作用的类黄酮、多酚类化合物及铁、锌等微量元素,对癌症、支气管病、心血管病、糖尿病及缺铁性贫血等具有康复保健与辅助治疗作用。有色稻米的色素沉积在水稻果皮,与种皮和糊粉层无关。黑米是由于其果皮内含有花色素苷所致,该性状由基因Pb与其互补基因Pa共同作用,当Pa基因单独存在时,种皮呈白色;当Pb基因单独存在时,种皮呈棕色;当Pb基因和Pa同时存在时,种皮呈紫色;Pb基因已被定位于水稻第4染色体上,而Pa基因则位于第l染色体上。红米由于其果皮内含有原花色素所致,该性状受2对基因(Rc/rc和Rd/rd)控制,红色为显性,白色为隐性;Rc已被定住于水稻第7染色体上,而Rd则位于第l染色体上;Rc基因编码一个典型的含bHLH结构的Myc类转录因子,其第6外显子内一个14 bp片段的缺失致使种皮颜色由原先的红色变为白色。近20年来包括广东在内的全国各地区育成了大批有色稻新品种在生产上应用。

分类号: S511

  • 相关文献

[1]广西有色稻米育种研究进展. . 2014

[2]有色稻与常规粳稻主要农艺性状差异的比较. 王玉娟. 2015

[3]不同有色稻品种资源花色苷含量分析. 叶宁,程朝平,杨德卫,叶新福,郑向华. 2019

[4]有色稻与杂交稻主要农艺性状差异的比较. 谢戎,杨正林,左永树,吴丽君,王贵雄. 2001

[5]中国有色稻米功能性成分遗传与育种研究进展. 郑菲艳,郑建华,王洪飞,朱永生,游晴如,周鹏,陈春霞,涂诗航,董瑞霞,郑家团,黄庭旭. 2021

[6]海带(Laminaria Japonica Aresch)中的褐藻聚糖(Fucoidan)及其保健功能. 王民生. 2002

[7]台式轻发酵乌龙茶日常冲泡工艺优化研究. 王秀萍,张应根,陈常颂,游小妹. 2014

[8]六堡茶有效成分及其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滕翠琴,吴文亮,马士成,邱瑞瑾. 2016

[9]浅析蓝莓的营养保健功能及开发利用前景. 卜庆雁,周晏起. 2010

[10]南瓜功能性成分的研究及其发展. 王昱,李海燕,张世忠. 2010

[11]抗性淀粉卫生保健功能及膳食应用研究进展. 别同玉,许加生,别同德. 2011

[12]魔芋加工及其综合利用. 张锐,方伟,苗羽,徐晓婷,马涛. 2010

[13]沙棘的有效成分及其保健功能研究进展. 赵志永,王东键,陈奇凌,李冀新,武冬梅,马新付. 2010

[14]果醋功能性研究进展. 李明泽,宋娟,张蕊,王彦淳. 2018

[15]茶树菇的营养成分和保健功能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 刘学成,马昱阳,贾凤娟,弓志青,王月明,王文亮. 2019

[16]四种药食两用昆虫的研究进展与利用现状. 葛正焱. 2014

[17]苹果醋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李明泽,张霁红,宋娟,张蕊,王彦淳. 2018

[18]三种药食两用昆虫的研究与利用综述. 葛正焱. 2012

[19]食用玫瑰研究进展. 仙鹤,蔺国仓,孙美乐,杨净. 2020

[20]基于药食同源理论的功能保健蔬菜栽培技术. 丁婉,赵亮,曹孟梁. 2020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