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种嫩单23及栽培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孙善文
作者: 孙善文;马宝新;刘海燕;王俊强;韩业辉;于运凯;许健;周超;孙培元
作者机构: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嫩单23;选育;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期刊名称: 中国种业
ISSN: 1671-895X
年卷期: 2019 年 009 期
页码: 87-88
摘要: 嫩单23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以自选系嫩H75121为母本、自选系NL88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经过多年多点试验并参加黑龙江省品种试验,于2019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适应区生育期为122d,需≥10℃活动积温2600℃;具有增产潜力大,适应性广,抗病、抗倒性强以及抗旱性好,品质佳等特点.
分类号: S513
- 相关文献
[1]玉米新品种鹏玉33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王俊强,韩业辉,周超,徐婷,袁明,马波,曲忠诚,谭可菲,李青超,刘洋,丁昕颖,李铁,孙铭隆,徐邦会,马宝新. 2022
[2]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品种大正二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徐劲松,徐青松. 2014
[3]矮秆早熟耐密玉米新品种鹏玉35的选育. 王俊强,韩业辉,周超,徐婷,王连霞,曲忠诚,胡继芳,李青超,刘洋,丁昕颖,李铁,孙铭隆,徐邦会,董鹏. 2022
[4]旱作玉米新品种富农821品种高产栽培技术. 侍梅,张文博,陈丽. 2014
[5]玉米新品种沃锋9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张茂盛,刘军,王彦君,张建跃,王长彪. 2013
[6]玉米新品种冀丰179特征特性和高产稳产栽培技术. 王延兵,王宝强,王爱兵,武玉华,宋炜,张动敏. 2017
[7]极早熟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内早1O1选育及栽培技术. 冯勇,孙峰成,张来厚,苏二虎,赵瑞霞,刘志雄,石海波. 2011
[8]玉米新品种江单9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胡少新,付立新,扈光辉,王明泉,任洪雷,杨剑飞,刘畅,梁虹. 2021
[9]高产优质抗病玉米新品种君实61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徐劲松,张红梅,徐青松,董亚玲. 2019
[10]玉米新品种庆源3号的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周超,苏才,张翰鹏,马宝新,王俊强,韩业辉,许健,徐婷,王连霞,丁昕颖. 2022
[11]宁单13号玉米选育技术. 梁爱珍,陆苏宁,罗建鹏,梁爱宁. 2011
[12]极早熟高淀粉玉米新品种内早101选育及栽培技术. 冯勇,孙峰成,张来厚,苏二虎,赵瑞霞,刘志雄,石海波. 2011
[13]玉米新品种辽单1211及其栽培技术. 王德生. 2011
[14]寒地玉米新品种龙单8号高产栽培技术. 徐伟钧,谭国强,李兰甫. 1991
[15]玉米新品种长单506种植表现及制种要点. 李爱军,李洪,董红芬,阎晓光,赵长明. 2012
[16]中早熟玉米新品种绥玉11的选育及特征特性. 杨树仁,曹天昌,石绍河,唐跃文,史广胜,刘佩印,王涛,刘启峰. 2005
[17]玉米新品种长单48特征特性及栽培制种技术. 董红芬,李洪,李爱军,郑向阳,阎晓光. 2012
[18]玉米新品种正隆512品种特性及其栽培要点. 文守云. 2020
[19]超级稻新品种淮稻11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英文). 袁彩勇,袁生堂,王健,孔宪旺. 2011
[20]优良粒用高梁杂交种辽杂13号. 林凤,杨立国,石太渊,张宝金,苗青,翟强. 2004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巴氏蘑菇蛋白质与氨基酸特征分析及营养评价
作者:孙国荣;金琦琦;周静;彭义;刘海燕;陈磊
关键词:巴氏蘑菇;蛋白质;氨基酸;特征分析;营养评价
-
早熟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嫩单47的选育
作者:周超;王俊强;韩业辉;徐婷;马宝新;刘海燕;孙善文;于运凯
关键词:玉米;嫩单47;选育;特征特性;早熟;高产
-
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寒地粳稻光周期敏感性评价
作者:赵富阳;马波;胡继芳;谭可菲;刘传增;闫锋;董扬;侯晓敏;李清泉;韩业辉
关键词:粳稻;农艺性状;光周期敏感性;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
-
松嫩平原耐盐碱大豆品种筛选与利用
作者:张笛;袁明;韩冬伟;王振;孙浩月;朱治佳;王俊强;韩业辉
关键词:大豆;耐盐碱;品种筛选
-
食品调料中微塑料的特征分析
作者:杨海锋;刘海燕;林淼;姚春霞
关键词:食品安全;微塑料;调料;丰度;特征分析
-
甲基磺酸乙酯(EMS)对谷子种子及幼苗活力的影响
作者:闫锋;董扬;赵富阳;侯晓敏;李清泉;王冰雪;周超;杨慧莹;范国权;刘凯
关键词:谷子;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甲基磺酸乙酯(EMS)
-
玉米秸秆穰叶对肉羊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的影响
作者:刘海燕;李雪龙;王彦靖;王秀飞;张頔;赵胜楠;杨瑞红
关键词:玉米秸秆;穰叶;肉羊;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