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靖黄金茶1号工夫红茶加工工序对主要滋味物质形成的影响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余鹏辉

作者: 余鹏辉;陈盼;黄浩;赵熙;钟妮;刘姝娟;郑红发;龚雨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保靖黄金茶1号;工夫红茶;工序;滋味物质;总变化

期刊名称: 食品科学

ISSN: 1002-6630

年卷期: 2020 年 010 期

页码: 185-191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以保靖黄金茶1号鲜叶为原料,研究工夫红茶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工序对主要滋味物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萎凋工序对干茶中游离氨基酸的形成影响最大,占游离氨基酸总变化的比例为375%,对其他滋味物质的形成影响轻微.揉捻工序可降低茶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游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对干茶中茶黄素和茶红素的形成影响大于其他工序,两者含量总变化的工序占比分别为260%和164%.发酵工序可增加茶叶中总黄酮、可溶性糖、没食子酸、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对干茶中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总变化的工序占比分别为195%和183%.干燥工序可轻微增加茶叶中没食子酸、总黄酮和咖啡碱含量,对干茶中可溶性糖和茶黄素总变化的工序占比分别为148%和98%.

分类号: TS272.52

  • 相关文献

[1]肉牛屠宰线不同工序中沙门菌和大肠杆菌污染调查及分离鉴定. 薛艳蓉,靳光,梁茂文,赵瑞生,王呈,田歌,刘波. 2019

[2]保靖黄金茶1号采摘期主要品质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李维,钟兴刚,刘文武,张帆,谭正初. 2015

[3]春剪秋控修剪技术对特早生茶树品种萌芽与产量的影响. 宁静,李维,向芬,王俊华,周宇,蔡辉华,谭正初,李健权. 2022

[4]长沙和保靖生态条件对保靖黄金茶1号品质的影响. 刘淑娟,张帆,刘文武,曾跃飞. 2014

[5]平江县引种'保靖黄金茶1号''黄金茶2号'绿茶适制性及品质分析. 李照莹,何郁菲,欧阳颖,王秋姣,童治军,禹双双,刘昆言,张弓. 2023

[6]遮荫处理对“保靖黄金茶1号”茶树春梢生化成分的影响研究. 黄静,周品谦,王沅江. 2015

[7]特早生高氨基酸优质绿茶茶树新品种保靖黄金茶1号选育研究. 彭继光,龙承先,杨阳,杨晓春,赵洋,向天颂,刘振,石建智,宁静,余国标. 2012

[8]剁辣椒发酵过程中滋味物质的变化. 罗凤莲,夏延斌,欧阳建勋,王燕,夏晓凤. 2013

[9]茶汤滋味物质滋味表征研究进展. 李琴,冉乾松,刘忠英. 2022

[10]不同热导介质干燥对绿茶品质成分及感官的影响. 王辉,刘亚芹,黄建琴,丁勇,谢明之,桂利权,雷攀登. 2020

[11]儿茶素呈味特性及其感官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张英娜,嵇伟彬,许勇泉,尹军峰. 2017

[12]大球盖菇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质构和滋味特征的动态变化. 陈荣荣,李文,吴迪,毛传福,鲍大鹏,陈万超,张劲松,杨焱. 2022

[13]“吴山贡鹅”卤汤中游离氨基酸组成及含量的变化. 杨松,陈敏,张东红,尤逢惠,陈蕾. 2015

[14]传统炭烤羊肉特征滋味成分解析. 马建荣,潘腾,王振宇,刘欢,丁武,张德权. 2019

[15]不同干燥方式对滑子蘑滋味物质的影响. 安朝丽门,钱磊,姜迎迎,王菲,张平平,张业尼. 2022

[16]八种工夫红茶的茶汤色泽与感官品质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吴昊玥,潘科,陈贤明,龚正礼. 2015

[17]肯尼亚红碎茶与中国工夫红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冯林,陈贤民,沈强,杨坚,潘科. 2012

[18]贵州工夫红茶不同萎凋时间对比研究. 申东,杨秀龙,黄恭清. 2013

[19]三个贵州工夫红茶香气成分分析. 冯林,刘学,杨坚,潘科. 2012

[20]风力抑制“遵义红”茶“发酵”研究. 申东,何萍,申立,苟廷维,刘思伟,王勇,王彤,郑文佳. 2016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