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王艺凯
作者: 王艺凯;李宝聚;陈红漫;石延霞;阚国仕;刘洋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植物病害;免疫学诊断技术;非标记免疫分析;标记免疫分析
期刊名称: 生物技术通报
ISSN: 1002-5464
年卷期: 2008 年 04 期
页码: 75-77+93
收录情况: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植物病害免疫学诊断技术将以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反应为基础的传统免疫学继承并发展,应用于植物病害的诊断上。最近10几年,植物病害免疫学诊断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病原真菌的检测中。免疫学诊断方法分为非标记免疫分析方法和标记免疫分析方法两大类。着重介绍了应用于植物病害免疫学诊断技术中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免疫胶体金快速诊断技术。
分类号: S432
- 相关文献
[1]标记免疫分析在农兽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杨代凤,刘腾飞,邓金花,顾俊荣,董明辉. 2012
[2]第四讲动物寄生虫病的免疫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一). 沈杰. 2003
[3]植物病害生态防治技术应用研究进展. 付岗,缪剑华,袁高庆. 2009
[4]壳聚糖抑制植物病害的研究进展. 于汉寿,吴汉章,杨冰. 2000
[5]植物病害对中国豆科牧草及家畜生产的影响. 闫智臣,古丽君,李应德,段廷玉. 2019
[6]植物病害生物防治的一些进展. 汪开治. 1993
[7]基于线性组合核函数支持向量机的病害图像识别研究. 任东,于海业,王纪华. 2007
[8]硼抑制植物病害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李娜,李振轮,王晗,杨笑笑,何凯,杨水英. 2014
[9]基于SVM的温室黄瓜病害诊断研究. 任东,于海业,乔晓军. 2007
[10]植物病媒昆虫的翅型分化. 俞金婷,陈小芳,任应党,崔峰. 2020
[11]高抗黄萎病棉花新品系中植棉KV1等新品系培育成功. 简桂良,张文蔚,卢美光. 2019
[12]芽胞杆菌生物防治作用机理与应用研究进展. 马佳,李颖,胡栋,彭杰丽,贾楠,张翠绵,王旭,王占武. 2018
[13]钙抑制植物病害作用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王芳,李振轮,陈艳丽,杨水英,徐义. 2017
[14]木霉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及作用机制. 尤佳琪,吴明德,李国庆. 2019
[15]"大猿叶甲生物学观察实验"应用于中职《植物保护技术》实验课教学尝试. 凌单丹,宁应之,吕方,金社林,张大为. 2020
[16]粉红粘帚霉菌剂的创制与应用. 孙漫红,李世东,钟增明,郭荣君,孙占斌,马桂珍,张拥华,缪作清,卢晓红,黄英秋,张强,刘天英,王忠玉. 2018
[17]根际生防菌群的应用及其防病增效的潜在机制. 王卫雄,沈博,贾洪柏,乔俊卿,牛犇. 2020
[18]生防菌对稻瘟病害控制的研究进展. 何宇,吕卫光,张娟琴,张海韵,张翰林,李双喜,郑宪清,白娜玲. 2021
[19]感细菌性斑点病番茄品种上存有抗病基因pto序列. 时涛,李国庆,孙福在. 2004
[20]植物病害诱抗剂的研究概况与展望. 陈桂华,柏连阳,肖艳松. 2005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溶血相关基因缺失降低鳗弧菌感染花鲈的致病性
作者:姜维;周家宇;王雨果;胡存洁;方秀;罗土炎;刘洋;鲍宝龙
关键词:花鲈;鳗弧菌;溶血素;细菌感染;免疫应答
-
鄂东大别山区野生豆科牧草资源调查与评价
作者:熊军波;张鹤山;田宏;陆姣云;吴新江;刘洋
关键词:鄂东大别山区;豆科牧草;植物区系;资源
-
种植密度对辽单1211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作者:刘洋;蔡广兴;张蕾;董智;董俊;苏建党;张晓鹏;侯志研
关键词:辽单1211玉米;种植密度;产量;农艺性状
-
新疆制种玉米生产机械化技术-收获
作者:刘洋;石玉海;胡圣尧;李斌;董云成;王士国
关键词:制种玉米;玉米果穗;饲料;收获
-
14份乡土狼尾草材料幼苗的耐冷性综合评价
作者:陆姣云;田宏;熊军波;吴新江;刘洋;张鹤山
关键词:狼尾草;抗寒性;生理特性;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法
-
N+和Ar+注入红三叶种子的诱变效应研究
作者:张鹤山;陆姣云;朱伟;田宏;熊军波;吴新江;刘洋
关键词:红三叶;氮离子;氩离子;诱变;生物学效应
-
县域水稻生产区域差异与增产效应
作者:李国景;杨亚东;刘洋;朱文博
关键词:县域;水稻生产;区域差异;增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