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李科明
作者: 李嘉;Abid ALI;金志强;彭正强
作者机构:
关键词: 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田间;活动规律
期刊名称: 环境昆虫学报
ISSN: 1674-0858
年卷期: 2014 年 36 卷 06 期
页码: 1054-1058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本文利用引诱剂诱捕器,对香蕉假茎象甲Odoiporus longicollis(Oliver)成虫在蕉园中的活动高度、活动方向和活动节律进行研究,旨在明确该虫的田间活动规律,为其防控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诱捕器的挂置高度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诱捕效果有一定影响,距地面160 cm的诱捕器所诱捕的成虫数量最大,而该高度是香蕉叶鞘及叶柄所处位置,说明成虫多在此处活动。而诱捕器的挂置方位对诱捕效果影响不大,挂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诱捕器的诱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香蕉假茎象甲成虫在蕉园活动时,对方向没有明显偏好。此外,在活动节律上,香蕉假茎象甲成虫多在傍晚至凌晨时分活动,16∶00至翌日4∶00的雌、雄虫诱虫量分别占全天雌、雄虫诱虫量的92%和96%。
分类号: S436.68
- 相关文献
[1]绿盲蝽成虫的田间活动规律. 陆宴辉,杨益众. 2012
[2]香蕉球茎象甲成虫田间活动规律. 李科明,李嘉,金志强,彭正强. 2015
[3]利用黄色粘虫卡对烟粉虱成虫活动规律的研究. 卢学松,翁启勇,王长方,杨秀娟,何玉仙. 2003
[4]香蕉假茎象甲研究进展. 尹炯,赵冬香,卢芙萍,卢辉,王玉洁. 2008
[5]海南不同地区香蕉假茎象甲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 刘奎,邱海燕,付步礼,伍祎,张帆. 2013
[6]香蕉假茎象甲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高景林,尹炯,赵冬香,王玉洁,江军. 2011
[7]6种药剂对香蕉假茎象甲成虫的毒力及室内药效研究. 李科明,王达新,许桂莺. 2015
[8]防治香蕉假茎象甲的常用药剂室内药效试验. 邱海燕,刘奎,付步礼,张帆,伍祎. 2013
[9]香蕉假茎象甲触角感受器的类型及分布. 赵海燕,梁延坡,陆永跃. 2016
[10]香蕉假茎象甲对不同生理状态香蕉假茎挥发物的行为反应. 尹炯,赵冬香,王玉洁,高景林,卢芙萍,王爱萍. 2012
[11]基于物联网监测系统对梨小食心虫日活动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 赵龙龙,周旭凌,胡增丽,李庆亮,张未仲,刘朝红,韩凤,李捷,杜海燕. 2017
[12]枸杞红瘿蚊入土、出土及其在土壤中活动规律. 李锋,孙海霞,仵均祥. 2005
[13]美洲斑潜蝇成虫活动特性观察. 陈泽坦. 2003
[14]假眼小绿叶蝉成虫在茶园中的活动规律研究. 高宇,孙晓玲,边磊,陈宗懋. 2013
[15]蚕豆田潜蝇姬小蜂白昼活动规律. 罗开珺,陈宗麒,谌爱东. 2000
[16]哈尔滨地区韭蛆发生规律研究. 林宝祥,陈立新,刘吉业,刘力勇,王娟. 2014
[17]梨小食心虫成虫性比、日羽化节律及活动规律. 冉红凡,路子云,刘文旭,屈振刚,李建成. 2013
[18]50%咪鲜胺可湿性粉剂防治黄瓜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 罗源华,刘建宇,胡忠英. 2008
[19]球孢白僵菌不同剂型在玉米田间种群密度研究. 解娇,张正坤,高星爱,赵宇,王涵,赵欣颖,黄枭,徐文静,李启云. 2013
[20]田间旋耕刀测试试验台设计与应用. 丁艳,袁栋,姚克恒,夏敏,陈伟,陈小兵. 201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
-
高抗枯萎病香蕉新品种‘中热1号’
作者:张建斌;金志强;徐碧玉;王卓;王静毅;贾彩红;苗红霞;郑云柯;刘菊华
关键词:香蕉;抗枯萎病;品种
-
蚁巢受扰后红火蚁工蚁外出连续性活动的观察
作者:钟浩;郝铮;刘俊彬;杨升院;彭正强;金涛
关键词:红火蚁;工蚁;活动性;槟榔园生境;通径分析
-
基于APSIM模型的旱地春玉米施肥类型及氮肥用量研究
作者:金志强;孙东宝;王庆锁
关键词:春玉米;硝态氮;氮肥利用率;有机无机肥配施;APSIM模型
-
鸭呼肠孤病毒p18重组蛋白表达、纯化及其单克隆抗体制备
作者:黄聪;刘志艺;刘忠媛;黄远玲;李嘉;刘静宜;刘英楠;陈鸿军;陈宗艳
关键词:鸭呼肠孤病毒;p18蛋白;单克隆抗体
-
海南首次发现一种新的三叶草斑潜蝇寄生蜂-斑潜蝇亮蝇茧蜂
作者:邢秉琳;古丽奴尔·阿哈买江;吴少英;彭正强;杨磊;吕宝乾
关键词:三叶草斑潜蝇;寄生蜂;亮蝇茧蜂
-
香蕉抗性淀粉研究进展
作者:苗红霞;孙佩光;金志强;贾彩红;张建斌;刘菊华
关键词:香蕉;抗性淀粉;结构特征;积累特点;分子育种
-
60Co-γ射线辐照对草地贪夜蛾自交种群发育与繁殖的影响
作者:郝铮;林玉英;刘俊彬;杨升院;杨凤连;彭正强;金涛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60 Co-γ射线;辐照不育;发育与繁殖;成虫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