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松对土壤结构及玉米根系的影响(英文)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第一作者: 闫伟平

作者: 闫伟平;边少锋;谭国波;赵洪祥;李海;张丽华;方向前;孟祥盟;孙宁

作者机构:

关键词: 深松;土壤紧实度;土壤含水量;根系活跃面积

期刊名称: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ISSN: 1009-4229

年卷期: 2016 年 11 期

页码: 2539-2542+2545

摘要: [目的]明确深松对土壤的改良效果,促进水资源高效合理的利用。[方法]对垄作玉米进行设3个不同处理,分别为常规不深松(常规垄作)、春季播种前行间深松30 cm(春深松30 cm)和秋季行间深松30 cm(秋深松30cm)探讨不同深松时间和方式对土壤性状及玉米根系的影响。[结果]春深松30 cm后土壤紧实度显著降低。在0~20 cm深处,春深松30cm与秋深松30 cm、春深松30 cm与常规垄作的土壤紧实度差异显著。在0~40 cm深处,春深松30 cm与秋深松30 cm、春深松30 cm与常规垄作的土壤容重差异显著,两个深松处理与常规垄作的土壤田间持水量差异显著。春深松30 cm的玉米根系活跃吸收面积高于常规垄作。[结论]深松能够改善土壤的紧实度、容重、田间持水量和含水量,提高土壤的蓄墒能力,提高玉米根系的活跃度。春季深松接近作物生长期,土壤改良效果更好,长期持续深松更利于改善土壤板结结构。

分类号: S513`S152.4

  • 相关文献

[1]麦前深松对夏玉米土壤物理性状和生长特性的影响. 王万宁,强小嫚,刘浩,孙景生,马筱建,崔永生. 2017

[2]沿黄稻区土壤透水性状况及深松施肥的改善效果. 沈阿林,张学斌,刘春增,吕爱英. 2000

[3]不同耕层构造对土壤硬度和含水量的影响.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郑洪兵,李瑞平,李伟堂. 2013

[4]半干旱区深松垄作对春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闫伟平,边少锋,赵洪祥,谭国波,张丽华,李海,方向前,孟祥盟,孙宁. 2016

[5]黑土区深松改土对玉米产量形成和土壤性状的影响. 王俊河,郝玉波,姜宇博,钱春荣,于洋,宫秀杰,李梁. 2014

[6]不同深松处理对玉米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赵伟. 2011

[7]深松和秸秆还田对甘肃引黄灌区土壤物理性状和玉米生产的影响. 温美娟,王成宝,霍琳,姜万礼,杨思存. 2019

[8]深松免耕种植对土壤环境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孙贵臣,冯瑞云,陈凌,穆志新,张瑞军,阎晓涛,闫贵云. 2014

[9]关于风化花岗岩荒山产沙量的计算. 木本秋津,内田太郎,水山高久,李昌华. 2000

[10]土壤紧实度对温室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张国红,张振贤,梁勇,曹之富. 2004

[11]土壤紧实度对甜茶幼苗光合参数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吴亚维,马锋旺,邹养军. 2009

[12]土壤紧实度对楸子幼苗根系生长及活力的影响. 吴亚维,马锋旺,邹养军. 2009

[13]内蒙古阴山北麓区不同土壤改良剂施用效果研究. 贾有余,任永峰,高宇,赵沛义,尹秀兰,李彬,蒙美丽. 2017

[14]立式旋耕对小麦生长季土壤紧实度及产量的影响. 聂胜委,张浩光,张巧萍,许纪东,张玉亭. 2021

[15]红壤坡地深松耕对土层特性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杨群辉,张庆,王应学,何翔,杨佩文,赵德柱,倪明,朱红业. 2019

[16]聚丙烯酸钠的释水特征及对土壤物理参数的影响. 吕国华,蒋树芳,白文波,武永峰,宋吉青. 2017

[17]水氮耦合对土壤紧实度、土壤盐分和烤烟经济性状的影响. 毛家伟,张翔,叶红朝,李国平,王闷灵,孔德辉,赵伟. 2015

[18]东北三江平原覆盖作物种植效果. 蔡丽君,张敬涛,盖志佳,刘婧琦,郭震华,赵桂范,孟庆英. 2022

[19]绿肥压青粉垄保护性耕作对土壤水分入渗及其后延效应的影响. 陈胜男,胡钧铭,徐宪立,韦翔华,何铁光. 2018

[20]不同耕作深度与施肥量对江汉平原稻田土壤紧实度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彭成林,袁家富,赵书军,佀国涵,贾平安,徐祥玉,徐大兵,李金华,吴鹏飞. 2019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